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吴虞与民初四川思想界的演变
Wu Yu and the Evolvement of Sichuan Intelligentsia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From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o New Culture Movement
作者:黄天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6):-18-2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吴虞;新文化运动;民初四川思想界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辛亥前后,四川的新派与旧派进行了激烈的争斗,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形成了拉锯战的格局。吴虞与各方新人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反孔非儒",为此他们求同存异,同心协力,互相声援,加上青年学生的支持和一些旧派人物的逐渐趋新,新文化运动才得以在四川逐渐兴起、壮大。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对重庆学界的演说[M]∥马勇.章太炎讲演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72.
[2]陈志让.军绅政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3]廖季平.骈文读本序[M]∥吴虞.吴虞文续录.别录.无出版项:169.
[4]李劼人.“五四”追忆王光祈[M]∥李劼人.李劼人选集(5).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89.
[5]中国革命博物馆.吴虞日记(上)[M].荣孟源审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6]隗瀛涛.四川近代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810.
[7]孙少荆致钱玄同[J].新青年,5:6(1918-12),631-632.
[8]李劼人.回忆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之所由成立[M]∥李劼人.李劼人选集(5).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9.
[9]张秀熟.五四运动在四川的回忆[M]∥张秀熟.二声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
[10]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五四运动在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来往书信选(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某记者.忆尹仲锡先生[N].新新新闻,1942-12-09(7).
[1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50.
[14]中国革命博物馆.吴虞日记(下)[M].荣孟源审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5]常乃惪.中国思想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19-120.
[1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5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