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君”与“排满”——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诉求及其中国式表达
"Denouncing the Sovereign" and "Excluding the Manchu Rule"——Revolution of 1911 as the Chinese Expression of Modernity
作者:李晓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1,(06):-12-1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辛亥革命;非君;排满;现代性;民族性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GT201102)资助;四川大学985工程“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资助
中文摘要
明末黄宗羲、王夫之的学说,在辛亥革命时期分别被立宪派和革命派赋予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洋务运动以来提倡的"中体西用"说不同,黄、王二氏的学说是长期被视为传统政治边缘的异端和叛逆思想,他们重新进入了清末知识界的话语系统,成为宣传君主立宪和民族革命的利器,这种"现代革命"的中国式表达,是中国谋求民族性自身的现代性转换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170.
[2]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前言6.
[3]陈寅恪.寒柳堂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162.
[4]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
[5]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日)[M]∥李鸿章全集(2).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825.
[6]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
[7]陈来.思想出路的三动向[M]∥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45.
[8]胡适.“旧瓶不能装新酒”吗?[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3.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M]∥三松堂全集(3),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7.
[10][清]爱新觉罗.玄烨.三角形推算法论[M]∥御制文集(三: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
[11][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60.
[1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3]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谱[M]∥船山全书(十六).长沙:岳麓书社,1996:803.
[14][明]黄宗羲.原君[M]∥沈善洪.黄宗羲全集(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3.
[15]康有为.万木草堂讲义[M]∥姜义华,吴根樑.康有为全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87.
[16]章炳麟.王夫之从祀与杨度参机要[M]∥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427.
[17]王夫之.黄书[M]∥船山全书(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538.
[18]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308.
[19]鲁国尧、马智强.孟子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36.
[2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6.
[22]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16.
[23]刘师培.黄黎州先生的学说[M]∥万仕国.刘申叔遗书补遗(上).扬州:广陵书社,2008:112-115.
[24]孙宝山.返古开新:黄宗羲的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6.
[25]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0.
[26]刘师培.讲民族[M]∥万仕国.刘申叔遗书补遗(上).扬州:广陵书社,2008:284.
[27]刘师培.攘书[M]∥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8.
[28]许指严.新华秘记后编[M].北京:清华书局,1918:63.
[29]孙中山.建国方略[M].牧之等.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86-87.
[30]鲁迅.阿Q正传[M]∥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95.
[3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32]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M]∥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1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