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
Normativ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Aesthetical Ideology
作者:冯宪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2):-12-1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规范性理论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性质观符合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时代要求。它从学术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对于文学的内在要求。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是对文学经验事实的概括,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或者从现代知识学的视角来看,都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J].北京大学学报,2005,(5):79-86.
[2]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献疑[C]//李志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41-247.
[3]马建辉.中国传统与实际效果:理解文学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的两个视角[C]//李志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5-240.
[4]冯宪光.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C]//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4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1-53.
[5]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邓小平论文艺[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6]杜沃.佛克马.认识论问题[C]//马克.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7]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3.
[8]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48-4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吴元迈.再谈文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C]//李志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1.
[11]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70.
[1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第5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3]鲁迅著作全编: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82.
[14]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