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经济持续增长并存的原因——基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视角
The Causes of the Barter Terms of Trade Deterioration in China and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e
作者:杨海余;吴金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4):-98-10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贸易条件;经济增长;比较优势动态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出口增长贡献主体替代研究(06ZC08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文摘要
通过引入价格贸易条件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过程中出现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经济持续增长并存的矛盾现象进行模型解释和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证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人口增加时,即有可能同时出现贸易条件的恶化与该国福利的增加。文章试图以此证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没有影响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在总体上的快速增长。并指出我国应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在发挥要素禀赋优势的同时,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化。
参考文献
[1]SINGER H.W.Beyond Terms of Trade: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1(6):911-916.
[2]Paul Krugman.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50 NO1.2000:51-71.
[3]FINDLAY,R.W.Arthur Lewis Lecture:Nation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wo Mod-els of Arthur Lewis[J].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Vol18.NO1.1989:17-29.
[4]Prasad Bidarkota,MARIO J.Crucini.Commodity Pric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J].Review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42000:647-666.
[5]Akihiko Kaneko.Terms of Trade,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Patterms:a Small Open Economy Cas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169-181.
[6]徐建斌,尹翔硕.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J].世界经济,2002,(1):31-36.
[7]耿伟.内生比较优势演化——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10):60-69.
[8]曾铮,胡小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J].财经科学,2005,(4):162-168.
[9]张建华,刘庆玉.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6):20-23.
[10]张先锋,刘厚俊.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关系的再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6,(8):12-17.
[11]崔津渡,李诚邦.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4):27-29.
[12]刘佳,陈飞翔.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6,(1):42-46.
[13]陈利霞,王长义.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J].商业研究,2005,(3):13-17.
[14]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3033.
①参见徐建斌、尹翔硕《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的战略有效性》一文,即指一个国家采用某种战略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当许多国家都采取相同战略时,则会导致所有国家都失败[6]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