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
Sorting of the Pictures of Han Dynas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作者:罗二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1):-89-9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仙境;升仙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该文将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结合,以汉代人的丧葬观念和当时人们在墓葬中装 饰画像的主观愿望为着眼点,对中国西南地区汉代墓葬中发现的大量画像内容进行了分类。 其具体分为:(1)神仙仙境与升仙(附:墓主生活、历史人物故事、生殖崇拜);(2)驱鬼镇 墓;(3)吉祥等三大类。该文认为,西南地区汉代的画像是表现以西王母为首的昆仑仙境与 升仙的内容为主,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升仙而进入昆仑仙境。
参考文献
[1]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M].北京:文物 出版社,1983.
[2] 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 刘志远.成都昭觉寺汉画像砖墓[J].考古1984(1),63.
[4]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新繁清白乡东汉画像砖墓清理简报[J]. 文物参考资料1956(6). 37.
[5] 重庆市博物馆编.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代画像砖选集[M].北京:文物 出版社,1957.
[6]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7] 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8] 葛洪.西京杂记[M].古小说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贾谊.惜誓[A].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M]. 中华书局,1958.209.
[10]焦延寿.易林[M].文渊阁四库全书(景印)子部一一四,808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1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孝经·援神契[A].[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Z],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13] 徐坚,等,初学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景印)子部一九六,类书类,890册,台 湾:商务印书馆,1983.17.
[14] 葛洪.抱朴子[M].诸子集成第八册,世界书局版,北京:中华书局 ,北京:中华书局重印,1954.
[15] 四川省博物馆,郫县文化馆.四川郫县东汉砖墓的石棺画像[J].考古,1979,(6):495
[16]班固.白虎通德论·封禅卷五[M].四部丛刊(初编)第74册,商务印书馆,1926, 上海:上海书店重印,1989.
[17] 重庆市物馆、合川县文化馆.合川东汉画像石墓[J].文物1977(2),63.
[18] 内江市文管所、简阳县文化馆.四川简阳县鬼头山东汉崖墓[J].文 物,1991(3),20.
[19] 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石)的组合与主题[J] .四川文物,1990(6),3.
[2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1] 王充.论衡[M].诸子集成第七册,世界书局版,北京:中华书局, 1954.
[22]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石[M].成都:巴蜀书社,1987.
[23]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七八级实习队、长宁县文化馆.四川长宁“七个洞”东汉 纪年画像崖墓[J]. 考古与文物 ,1985(5),43.
[24] 李晓鸥.四川荥经发现东汉石棺画像[J].考古与文物,1988(2),93.
[25] 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博物馆徐文彬、谭遥、龚廷万、王新南编著.四川汉代 石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26]班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7] 列御寇.列子·汤问[M].诸子集成第三册,世界书局版,北京:中华书局,1954.[28]东方朔.海内十洲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景印)子部三四八,1042册.台湾:商 务印书馆,1983.
[29]唐长寿.乐山崖墓与彭山崖墓[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30] 司马迁.史记[A].艺文类聚卷九十八[Z]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景印)子部一九四,88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1] 乐山市文化局.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J].考古,1990(2),9.
[32] 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J].文物,1973(7),图版 壹.
[33]桓宽. 盐铁论·刺权[M].诸子集成第七册,世界书局版,北京:中华书局,1954.
[34]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35]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县发现一批画像砖[J].文物,1980(2),56.
[36] 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四川成都曾家包东汉画像砖石墓[J].文物,1981(10).
[37]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8] 崔陈.江安县黄龙乡魏晋石室墓[J].四川文物,1989(1).
[3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40]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2(2).
[41]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A].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文·全后汉文(影印)卷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8.
[42] 李复华、郭子游.郫县出土东汉画像石棺图象略说[J].文物,1975(8).
[43] 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甲集[M].开明书店,1948.
[44] 诗经[M].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0.
[45] 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6] 南京博物馆编.四川彭山汉代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47] 礼记[M].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0.1250.
[48]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9] 吕氏春秋·先识览[M].诸子集成第六册,世界书局版,北京:中华书局,1954.
[50] 周礼[M].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0.
[51]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 J].文物1974(1).
[52] 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3] 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6).
① 特指一种在墓内壁面上嵌有方形或长方形画而画像砖的墓,与一般的花纹砖墓和画像空心砖墓相对而言。
①资料为笔者在四川彭山县考察时所获。
①资料为笔者在乐山考察时所获.
①资料为笔者考察时所获,该石棺陈列于沪州市博物馆内.
①资料陈列于乐山崖墓博物馆内.
①资料为笔者在乐山市考察时所获.
①资料由璧山县文管所提供.
②资料为笔者在彭山县考察时所获.
③资料为新都县文管所提供.
①资料由重庆市博物馆提供.
②资料为笔者在乐山考察时所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