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Power 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f the Academic Discourse of Mao's Preface to the Book of Songs
作者:曹顺庆;王庆;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4):-11-17+8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儒家诗教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985创新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研究项目
中文摘要
《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在此论述《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八.清光绪中浙江书局刻《九通》本.
[5]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班固.汉书[M].二十五史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9]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评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曹顺庆.两汉文论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11]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闻一多.闻一多学术文钞.诗经研究[M].四川:巴蜀书社,2002.
[1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朱自清.诗言志辨[M]∥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5]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M]∥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6]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文心雕龙校注[M].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0]姚思廉.陈书[M]∥二十五史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21]曹顺庆.非性文化的奇花异果——中国古代性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M].四川:巴蜀书社,1995.
[22]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①词也同样受到儒家诗教的规训。如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卷下说:“词欲雅而正之,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雅正之音。”这就是试图约情入礼。但词作为“诗余”别体,始终以缘情为正宗,因此多少能突破礼教约束,如柳永的词。后来的元曲杂剧、明清小说,演绎世俗人情,更是在传统诗文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①《汉书》中多次把文人称作“俳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认为赋家“颇似俳优”。《汉书.枚乘传》说:“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汉书.严助传》:“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可见,当时文人不过作为“俳优畜之”的。鲁迅说:“中国的开国雄主,是把‘帮忙’和‘帮闲’分开来的,前者参与国家大事,作为重臣;后者却不过叫他献赋做诗,‘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列。”(《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因此,《诗经》既然已经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就不是“俳优”之类的文人可以玩弄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