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对政权问题的探索
Administrative Issue Exploration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Great Revolution in China
作者:赵崇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2):-134-14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人;国家政权;政权形式;国民会议;武装斗争;领导权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大革命时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理论进行了探索,初步达成这样的认识:即在民主革命时期所要建立的政权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这个政权应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采用国民会议制的政体形式;这个政权是迈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从理论上看,这种政权已初步具备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特征,虽不尽完善,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向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迈出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究.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问题评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304.
[2]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8:1.
[3]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6]陈独秀.中国之大患———职业兵与职业议员[J].向导,19.
[7]陈独秀.怎么打倒军阀[J].向导,21.
[8]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J].新青年,3.
[9]但一(恽代英).为“国民会议”奋斗[J].中国青年,55.
[10]但一(恽代英).评国民党政纲[J].中国青年,18-19.
[1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6).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12]沈庆林.大革命时期的国民会议运动[J].党史研究资料,1986,(4).
[13]陈独秀文章选编(中)[C].252.
[14]蔡和森.由华盛顿会议到何东的和平会议[J].前锋,2.1923-12.
[15]恽代英.“训政学”研究[J].新建设,1∶2.
[16]子任(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与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J].政治周报,(4),1926-01-10.
[17]子任(毛泽东).“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填词[A].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Z].409.
[18]鞠健.瞿秋白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7)[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0]瞿秋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各种方式[J].前锋,1.1923-07-01.
[2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2]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0)[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26.
[24]致国民党党员的公开信[J].政治生活,57.1925-11-07.
[25]彭华建.1925年首都革命的片段回忆[J].党史资料通讯,16.
[26]黄修荣.国民革命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7]戈胜.李大钊北伐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J].军事历史,1996,(4).
[28]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0]陈独秀.愚弄国民的国民会议条例[J].向导,103.
[31]大任.介绍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市政府组织条例[J].人民周刊,4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