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传播时代的美学嬗变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s in Audio-Visual Age
作者:蒋晓丽;王俊棋;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5):-18-2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视听传播;审美活动;美学嬗变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视听传播时代,传播神话现象的客观存在揭示出传播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和美学规律。视听产品的消费,不是单纯对音像的消费,而更主要的是对其中的文化因素、美学因素的消费。审美因素是文化生产的灵魂,视听产品生产者对美学规律的自觉应用,促进了关于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生产资源的思考。美学已经成为一种传播逻辑和文化营销的生产力资源,因而实现了一个从静观批判到设计参与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3]潘知常.美学的边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M].刘应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5]金惠敏.消费时代的社会美学[J].文艺研究,2006,(12).
[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8]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9]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顾建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