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综考
Synthetical Textual Research on Ti-tsang p'u-sa pen-yüan ching
作者:尹富;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6):-48-5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地藏菩萨本愿经》;实叉难陀;法灯;常谨;崔敦礼;十斋日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2002-2003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俗信仰分类研究”(02JAZJD75011-44016)
中文摘要
《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流行。该经产生时代的上限大致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而其下限,应是在公元974年。该经为中土伪经的性质是确凿无疑的。其编撰人应是有着相当丰富的佛学知识并崇信地藏者。如果传本中将法灯作为翻译者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话,那么五代宋初金陵清凉的法灯禅师有很大的嫌疑,而《地藏菩萨像灵验记》的撰集者常谨的嫌疑更大。
参考文献
[1]志磐.佛祖统纪:卷10[Z]∥大正藏:49册:201上.
[2]道原.景德传灯录:卷25[Z]∥大正藏:51册:414下-415中.
[3]续传灯录:卷12[Z]∥大正藏:51册:544.
[4]莲池大师全集:第7册[M].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据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4237.
[5]苏晓君.国家图书馆藏绣本《地藏菩萨本愿经述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2):89.
[6]赞宁.宋高僧传.实叉难陀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31-32.
[7]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卷14[M].北京:中华书局,2003:488.
[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1[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6343.
[9]灵峰宗论:卷七之三[M]∥藕益大师全集:第18册.台北:佛教书局,1989:11354-11355.
[10]地藏菩萨本愿经[Z]∥大正藏:13册.
[11]常谨.地藏菩萨像灵验记[Z]∥卍续藏经:14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94.
[12]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Z]∥大正藏:51册.854.
[13]黄永武.敦煌宝藏:3册[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1:484.
[14]敦煌宝藏:57册[Z].328-329.
[15]俄藏敦煌文献:第6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1996:328.
[16]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62:320.
[17]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所出多种民族文字文献和回鹘文木活字综述[J].敦煌研究,2000,(2):154-159.
[18]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J].敦煌研究,2000,(3):10-11.
[19]张总.地藏信仰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04-105.
[20]李蔚.简明西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6,330.
[21]崔敦礼.宫教集:卷6[Z]∥文渊阁四库全书:11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影印:824-825.
[22]真锅广济.地藏菩萨の研究[M].京都:三密堂书店,1960:87.
[23]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18.
[24]Stephen F.Te iser,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 ings and theM ak ing of Purgatory in M ed ieval Ch inese Buddh ism[M].U-n iversity ofHawaii Press,1994:27.
[25]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133,143-145.
[26]恒安.续贞元释教录[Z]∥大正藏:55册:1048.
[27]吴处厚.青箱杂记:卷7[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69.
[28]尹富.十斋日补说[J].世界宗教研究,2007,(1).
[29]敦煌宝藏:44册[Z].543.
[30]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藏经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4):11.
②参看《出三藏记集》卷13《竺法护传》,98页上,以及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开元录》等经录。
②对此问题,日本学者酒井忠夫有相当有说服力的论述。参看氏著《十王信仰に关する诸问题及び阎罗王受记经》,见《斋藤先生古稀祝贺记念论文集》,东京:刀江书院,1937年版,644-645页。
③相关情况请参看法国学者苏远鸣(Michel Soymi啨)《道教的十斋日》,辛岩译,载《法国汉学》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8-49页;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版,357-419页。
①参看法琳《辩正论》卷二“三教治道篇第二(下)”、卷八“历代相承篇第十一”的相关论述,见《大正藏》52册,497页中,548页中。
②高祖武德二年下诏云:“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其后玄宗天宝七载(748)、德宗至德二年(757)、乾元元年(758)亦有相似诏命。见[宋]王溥《唐会要》卷4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855、857页。
③见《大正藏》21册,159页上。有关该经的翻译及入藏情况,请参看圆照《贞元录》卷14,见《大正藏》55册,878页中。另外,题为善无畏所译的《七俱胝独部法》中也正面提到了十斋日,但查考诸录,善无畏并没有译此经。从该经末的跋语来看,它很可能是日人所撰的伪经。见《大正藏》20册,187页中,188页中。
④中唐时罽宾国三藏般若所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在谈到布施时也详细引及十斋日,但于十斋日本身似无评判。见《大正藏》8册,885页上。
⑤见松本文三郎《地藏三经に就いて》,载《无尽灯》,第21卷第1号,大正五年(1916)一月刊。转引自真锅广济《地藏菩萨の研究》,京都:三密堂书店,1960年版,84-85页。
⑥另外,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九月至崇宁元年(1102)二月赵谂反,也用过隆兴年号。参看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164-165页。
①其文载昭和二年(1927)八月的《典籍之研究》第六号,参看真锅广济《地藏菩萨の研究》,京都:三密堂书店,1960年版,86-87页。笔者未能找到该文,故不能作详细介绍。
①参看[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17、卷159的相关介绍,《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553页上;4册,243页。
①四川资中西岩有两龛雕造于唐光化年间的地藏十王像,其中85龛的具体年代已漫漶不清,83龛造于光化二年(899)。相关介绍请参看丁明夷《四川石窟杂识》,载《文物》1988年第8期,53页;张总《地藏信仰研究》,197-198页。另,[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九所收王居仁撰于天祐四年(907)的《神福山寺灵迹记》记载,当时的僧人法弘重修了会昌法难时被毁的神福山寺(在今山西寿阳县),并画了十王地藏图像。见《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2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2年版,15131-15132。
①《俄藏敦煌文献》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2000年版,269页。其模式为:“某日,某神下,此日斋者,念某佛菩萨,不堕某地狱,持斋灭罪某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