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八蛮”研究
A Study on the Baman Worship of Western Hunan’s Tuj ia People
作者:石应平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3):-98-10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湘西;土家;八蛮;原始藏缅语族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湘、鄂、渝、黔毗邻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土家族的 形成与这一地区的民族变迁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土家族的著作多沿旧说,笼 统地把土家人都说成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宗教祭祀、姓氏 演变、迁徙路线以及历史语言学等方面证据的探讨,认为湘西北地区土家人历代祭祀其先祖 “八蛮”或“吴著冲”,直至元明时代仍用土家语姓氏,又传说其先民自长江以北南迁而来 ,并与春秋以来活动于楚国境内的戎人有联系,可能就是来源于先秦时期南迁的原始藏缅语 族群的后裔。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民族研究所编.湘西土家族的文学艺术[M].1982,油印本.
[2]彭德荣,王承尧整理译释.梯玛歌[ M].岳麓书社,1989.
[3]彭武一.土家族宗教信仰[J].楚风,1982,(3).
[4]湘西土家族[J].吉首大学学报,1982,(2),民族问题专刊.
[5]彭勃,彭继宽整理译释.摆手歌[M].岳麓书社,1989,317.
[6]鄂西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M].1986.
[7]曹学群.湘西彭氏土司研究[D].四川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1989.
[8]来凤县土家族历史简编[M].
[9]湖南溆浦马田坪战国西汉墓发掘报告[R].湖南考古辑刊(2).
[10]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A].蒙文通文集第三卷古族甄微[M].巴蜀书 社,1993.
[11]徐中舒.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J].史语所研究集刊,第7本第2分册,1936.
[12]舆地纪胜卷5[M]
[13]全唐诗[M].
[14]左传[M].文公十六年.
[15]何光岳.南蛮源流史:第2部分[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16]古今图书集成[M].职方典,1266.
[17]湘西苗族[J].吉首大学学报,1982,(3),民族问题增刊.
[18]张永言.语源札记三则[J].民族语文,1983,(6).
[19]〔苏〕С·Е·雅洪托夫:语言语源年表和汉藏语系[A].Р·Φ·伊茨:东亚南部民 族史[M]. 冯思刚译.
[20]彭武文.从葬俗特征论述土家族的族源[J].湖南民族研究,1983,(1).
[21]土家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1963.
①1983年在永顺调查时,蒙该县 文物管理所所长向渊泉见告。
②龙山县田永瑞提供。
①1983年据龙山县农车土家歌师田双胜、田凤胜提供 ,前者时年63岁,后者69岁。
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
①《汉书·叙传》:“楚人谓虎班,其子以为号》”
②金鹏《藏语简志》记藏语“虎”音为 ta /da ;孙宏开《羌语简志》记羌语“虎”音为p zida(g);闻宥《川西羌语之初步研究》记四川道孚方言“虎”音为Sta(g),载《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2期1941年。
③ 参考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语文研究文集》中马学良、戴庆厦、赵衍荪、孙宏开 、盖兴之等先生的文章;陈士林等《凉山彝语的使动范畴》,《中国语文》1962年第8、9合 期。
④参见前页③。
①徐中舒先生认为庸人就是戎人,见“巴蜀文化续论”,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 960年第1期,收入《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87页。
②《容斋三笔》第15别国方言条疑《方言》非扬雄所作。《四库提要》戴震疑扬雄作底本 ,后人增益而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