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甲午战争前夕英俄的远东外交
On the Foreign Policy of Great Britain and Russia in the Far East Before the Sino-Janpanese War in 1894
作者:林敏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3):-92-9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甲午战争;列强在华利益;远东政策;外交调停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甲午战争受列强的远东政策所支配和左右。本文分析了英、俄列强调停甲午战争的动机与目 的并运用日本的外交史料阐述了调停的过程,指出:英、俄的外交调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日本“开战外交”的顺利实施。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政府对明治以来不断恶化的中日关系 的一次大清算,其战争目的明确,准备周密,开战决心坚决。日本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在并 不利于日本“开战外交”的国际形势下,实行了一条冒险主义的外交路线,使英、俄的调停 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1]〔日〕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2册[Z].
[2]〔日〕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上)[Z].日本国际连合协会出版, 昭 和30年,p.112.
[3]〔日〕陆奥宗光.骞骞录[M].岩波书店发行,1988.
[4]〔日〕小松绿.明治外交秘话[M].千仓书房昭和11年,p.86.
[5]〔日〕外务省编.条约改正关系日本外交文书(第4卷)[Z].p.102.
[6]〔日〕春亩公追颂会编.伊藤博文传(中)[M].统正社发行, 昭和19 年.
[7]〔日〕大山梓编.山县有朋意见书[Z].原书房,昭和41年,p.197.
[8] 陆奥宗光关系文书·书简类[Z].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①外相 陆奥宗光在给日本驻天津领事荒川的电令中指出“注意清政府的举动,如清政府有出兵 之举,请速报告”。同时又命令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不管朝鲜动乱情况如何,如确认 清政府有派兵举动,必须迅速电告”。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2册, 159、160页。日本国际连合协会出版。
②国内持此观点的学者颇多,如郭惠青“试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载《云南师范 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王少普“沙俄与中日甲午战争”(载《社会科学(上海)》198 1年3期)等。
①根据黄炎培、庞淞编著《中国 四十年海关商务统计图表(1876-1915)》(1966年香港龙门书店发行)数据作成。
①日英新约签订后英国外相金柏伦称:“此条约的意义远远胜过击败清国的大军。”(《 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上,文书152页,7月19日青木致陆奥私信)然而,该谈话是否是 唆使日本对华开战,有待商榷。
①《俄国形势论》(朝野新闻社论,明治11年(1878)12月28日),引自芝原拓自等编日 本近代思想大系12《对外观》126页。1988年,岩波书店。另外在《论俄国内外事情》(《 朝野新闻》明治16年(1883)5月11日、13日)等社论中,也对日本人仇俄、惧俄的现状进 行了分析。《对外观》190页。
②6月11日电:“就目前形势看,恐怕让过多的士兵 进入京城没有正当的理由,请电训大岛少将,在无我的命令之前不得让军队登陆。”同上, 184页。6月13日电:“当前尤其紧要的是不让过多的士兵登陆,请与参谋本部商量,并电令 大岛尽可能只让少数士兵登陆而且只驻扎在仁川。”同上,192页。
j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