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美学思想对明清俗文化的影响
On Daoism Esthetics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作者:李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3):-40-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道教美学思想;善;朴;痴;明清文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明清时期,道教的审美思想在民间文化中得到较充分的表现。明清时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道教的审美趣味与世俗人情融合在一起,折射出明清文人的审美趣味,同时,对“至善”为“至美”的审美形象的描写及推崇;将“痴”人形象作为真实无伪、纯真不俗的象征,反映了道教美学思想对明清文学艺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太上感应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50-52.
[4]道藏(24册)[Z].上海:上海书店,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88.614.
[5]冯梦龙.三言.张道陵七试赵升[M].济南:齐鲁书社,1993.
[6]道藏(第17册)[Z].157-162.
[7]道藏(第25册)[Z].770.
[8]道藏(第23册)[Z].703.
[9]庄子.德充符[M].
[10]袁宏道.袁中郎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张岱.陶庵梦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2]吴从先.小窗自纪[A].古今说部丛书一集[Z].
[13]张潮.幽梦影[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4]冯梦龙.情史类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15]冯梦龙.古今谭概[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6]新唐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7]蒲松龄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王明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