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述补带宾句式考察
A Survey of the Ordering of “V”,“C” and “O” in Jin Ping Mei
作者:宋慧曼,张和友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3):-81-8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金瓶梅》;述补结构;宾语;成分序列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述补结构历来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问题尚无定 论。本文以现代汉语为参照,考察述补(包括传统的动结式和动趋式)带宾结构的述语动词, 补语和宾语在《金瓶梅》中的四种成分序列,及述补带宾结构的否定形式 。研究表明,《金瓶梅》时代,汉语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可 以认为是早期现代汉语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述补带宾句式的韵律制约[J].语言研究,1998,(1).
[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李讷,石毓智.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与句法结构的嬗变[A]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二 辑[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梅祖麟.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A].语言学论丛 :第16期[C].商务印书馆,1991.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
[7]王力.汉语语法史[A].王力文集:第十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 0.
[8]周迟明.汉语的使成性复合动词[J].文史哲,1958,(4).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10]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 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