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信念
Metaphysical Faith of Modern Natural Scientists
作者:杨长福;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3):-16-2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形而上学信念;近代自然科学;数学;宗教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科学的产生和进化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近代自然科学以哥白尼为标志,经过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发展到顶峰。就其本质来说,近代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信念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数学和宗教一直是其中主要的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I.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3编)[M].王克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37.
[2]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37.
[4]爱德文.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I.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王福山等译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尼古拉.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原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1-6.
[7]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1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51.
[8]W.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M].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10]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伊曼努尔.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10.
[12]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M].苏贤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0-32.
[13]]亚伯拉罕.派斯.爱因斯坦传(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60.
[14]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①在伽利略看来,哲学写在宇宙上,但却是用数学语言来书写的。他说:“哲学被写在那本曾经展现于我们眼前的伟大之书上,这里我指的是宇宙。但是如果我们不首先学会用来书写它的语言和符号,我们就无法理解它。这本书是以数学语言来写的,它的符号就是三角形、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这些符号的帮助,我们简直无法理解它的片言只语;没有这些符号,我们只能在黑暗的迷宫中徒劳地摸索。”正文引文转引自〔德〕H.赖欣巴哈著,伯尼译,《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84页。
①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上通常有三种观点:相互冲突、和谐和无关。本文的重点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是探讨近代自然科学家们在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时所蕴涵和表现出来的带有形而上学性质的宗教信念。引文见〔英〕约翰.H.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6页。
①他说:“我对传统天文学在关于天球运动的研究中的紊乱状态思考良久。想到哲学家们不能更确切地理解最美好和最灵巧的造物主为我们创造的世界机器的运动,我感到懊恼。”引文见〔波兰〕尼古拉.哥白尼著,叶式煇译,《天体运行论.原序〈给保罗三世教皇陛下的献词〉》,陕西人民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4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