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风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学批评家
The Margin and Strength of Character: Literary Critics dur 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na
作者:阎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3):-58-6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文学批评;知识分子;边缘;中心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1978年之后,文学批评从中心向边缘位移,学术从政治化向专业 化位移。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的扩展,使知识分子和文人发生了分化。作为文人型知识分 子的文学批评家,是仅仅在体制化的约束下为了职位而生存,还是出于社会使命感而自觉担 负起价值传承和文化批判的职责,是批评家们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选择。同时,批评 家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批评中的作用,也值得理论界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曹丕.典论·论文[M].
[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M].
[3]陈思和.民间的浮沉[J].上海文学,1994,(1).
[4]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J].上海文化,1993,(创 刊号).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6-7.
[6]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7.4.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7-98.
[8]周宪.德布雷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J].跨文化对话,2000,(4).
[9]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