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
Understanding Marx
作者:陈波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3):-34-4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规范基础;卢卡奇;马尔库塞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是人类生存(创造历史)以求解放的理性自觉, 因而马克思哲学的规范基础即是关于人类生存的存在论分析。卢卡奇对马克思理论的哲学基 础进行了重建;马尔库塞又从存在论角度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解读,这两种解读最为 切近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然而,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含义尚需进一步清理,因为只有对 马克思哲学本身进行批判性反思,才能认真对待马克思。
参考文献
[1]陈波.现代性难题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58.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
[4]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658.
[5]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86.
[6]马尔库塞.程志民等译.理性和革命[M].重庆:重庆出版社.5.
[7]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A].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C].北 京:商务印书馆.295.
[8]俞吾金.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9,(6).
①马克思这里谈论的是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后来在《费尔巴哈论纲》中,马克思认为 费尔巴哈既无法承担这一功绩,也完全失去了对黑格尔的理解能力,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表 述了自已的理论原则。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2卷第158页。
①资产阶级哲学史家如费舍、宇伯威格等人,仅把马克思看成“政治经济学史专家”,而有 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哲学,而要用康德的、狄慈根的或马赫的哲学去补 充。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则把马克思的批判看成某种按自然 规律机械发展的某种东西。柯尔施针对这种情况指出:“直到最近,无论是资产阶级的还是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的和实践的问题这一事实,都没有较多的了解。”(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 社第1页。)
②卢卡奇认为,在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那里,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不见了,这导致了马克思 的方法论本质的遗忘,如“正统马克思主义”(考茨基)和“修正主义”(伯恩斯坦);而 卢森堡和梅林对马克思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理解”。“只是在列宁那里才开始了一种真正 的马克思复兴”,由于历史原因,列宁的这一事业未能发扬光大。那个时代“最精通黑格尔 ”的普列汉诺夫也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批判与马克思相比则 “缺少原则性和深度”。后来,葛兰西、考德威尔,包括《历史与阶级意识》等也是一种想 真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尝试,这和尝试在“成熟和正确性上”是不相同的,但方向是对的, 而斯大林主义则根本是对马克思的哲学传统的抛弃。(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656-658页。)
①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587页。我们知道,卢卡奇对 本 体论的重建最终未完成,他留下了一大堆需要整理的手稿。他为1968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 第14届国际哲学大会写了一篇论文,即《维也纳论文》,这是他生前公开发表的论述“本体 论”问题的唯一文献。他认为:“马克思的本体论排除了黑格尔的历史进化本性中的全部逻 辑--演绎的和目的论的成份。”即“逻辑--哲学的唯心主义”成份,“并从理论和实践 上指向唯物的历史的本体论概念。”卢卡奇要重建的就是这种作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的社会存 在本体论。
②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和《费尔巴哈论纲》等早期著作中就已经提出 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本原则,所以,那种轻视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本体 论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那里是贯彻始终的。在《资本论》中,“被看作是严格和精确的科学 的经济学分析一再开启了对社会存在的总体性的具有本体论类型的根本展望。这种统一表述 出马克思的基本倾向,即从由科学的研究和方法所确立的事实中发展出哲学的概括,也就是 对科学和哲学的陈述的彻底的本体论论证。”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 版社,第一卷第679页。
③参见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以下。 当然,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综合更多是批判。
④正如《历史与阶级意识》副标题表示的那样,卢卡奇在这里进行的是“关于马克思主 义辩证法的研究”,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关于主客统一的总体辩证法,只不过是用“无 产阶级”代替了“意识”,而后来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重建,仍是在总体辩证法框架中展开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的重建的真正价值,首先是明确 揭示和确立了总体辩证法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与人类理性相联的三个问题: 我怎样才能认识 我将做什么 我希望的是什么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 关于人的研究。霍克海默《人的概念》中译载《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版1 57页。
①马克思对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是革命的头脑与心脏的关系的论述;解释世界与改造 世界的论述以及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者的论述,都应从这一角度加 以理解。我们也能就此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晚期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