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再认识
A Further Study on the French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作者:李伟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4):-135-13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再认识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作为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法国学派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尤其是它为规范学科所创立的一整套严密的研究体系迄今仍在学术界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 ,围绕这一学派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其中最为突出的误区集中表现在实证主义方法的两个层面上 ,这是我们今天对法国学派进行再认识时需要认真清理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法国学派 ,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巴登斯贝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曹顺庆,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5]梵·第根.比较文学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6]伽列.《比较文学》初版序言[A].比较文学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基亚.比较文学[A].干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8]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80
[9]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170-171
[10]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9
[11]雷马克.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A].比较文学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8
[12]干永昌.前言[A].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8
[13]朱维之,等.中外比较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56
[14]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29
[15]葛雷,等.译序[A].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