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理论的开拓和周作人的新诗主张
The Advancement of "New Poetry" Theories and Zhou Zuoren's Notions Regarding "New Poetry
作者:何休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4):-71-8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早期新诗理论;周作人;新诗主张;诗歌批评;价值判断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考察与分析周作人关于中国新诗的理论主张———从诗的本质、特点 ,诗人的个性表现与诗的地方性、民族性的关系 ,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诗人“梦想”的素质和诗歌语言的“简练”、“含蓄” ,到新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对外国近现代诗歌的态度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道路 ,以及怎样进行诗歌批评等问题。周作人对于中国新诗这些见解和主张 ,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建设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923年6月周作人收到李金发从柏林寄来的两部诗稿《微雨》、《食客与凶年》后,即复信李金发,称赞这种诗是国内所无,另开生面的作品,编入“新潮社丛书”,推荐给北新书局出版。(见李金发《仰天堂随笔·从周作人谈到“文人无行”》,收入李金发《异国情调》一书。)
如鲁迅《梦》、《桃花》,周作人《小河》《秋风》等
[1]王哲甫.周作人的诗[A].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杰成书局,1933.
[2]茅盾.初期白话诗.
[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M].
[4]胡适.谈新诗[A].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C].125-140.
[5]俞平伯.白话诗的三个条件[J].新青年,1919-03,6(1).
[6]宗白华.新诗略谈[J].少年中国,1920-02,1(8).
[7]康白情.新诗之我见[J].少年中国,1920-3,1(9).
[8]李思纯.诗体革新之形式及我的意见[J].少年中国,1920-12,2(6).
[9]郭沫若.论诗两则———致宗白华[A].三叶集[M].亚东书局,1921.
[10]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J].创造周报,1923-06-03,(4).
[1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J].创造周报,1923-06-10,(5).
[12]闻一多.诗的格律[J].晨报·诗刊,1926-05-15.
[13]穆木天.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J].创造月刊,1926-03,1(1).
[14]王独清.再谈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1926-03,1(1).
[15]周作人.随感录106·个性的文学[J].新青年,1921-01-01,8(5).
[16]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十九·情诗[N].晨报副刊,1922-10-12.
[17]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十三·论小诗[N].晨报副刊,1922-06-21、22.
[18]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J].语言,1925-11-30,(55).
[19]周作人.地方与文艺[N].之江日报(十周年纪念号),1923-03-22.
[20]尼采.察拉图斯拉如是说[M].
[21]周作人.《旧梦》序[N].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3-04-17.
[22]周作人.绿洲九·镜花园[N].晨报副刊,1923-03-31.
[23]周作人.陶庵《梦忆》序[J].语言,1926-12-08,(110).
[24]周作人.《扬鞭集》序[J].语言,1926-06-07,(82).
[25]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六·古文学[N].晨报副刊,1922-03-05.
[26]周作人.谈《谈谈“诗经”》(短评)[A].谈龙集[M].1925-12.
[27]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三·国粹与欧化[N].晨报副刊,1922-02-12.
[28]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二·文艺上的宽容[N].晨报副刊,1922-02-05.
[29]周作人.文艺批评杂话[A].谈虎集[M].1923-02.
[30]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一·自己的园地[N].晨报副刊,1922-01-22.
[31]周作人.自己的园地之五·诗的效用[N].晨报副刊,1922-02-16.
[3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序[N].晨报副刊,1923-08-0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