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政策取向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Policy Orien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10 Years before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作者:张用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5):-121-1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国民政府;西北开发;政策取向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抗战前十年的西北开发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民政府的开发政策有以下取向 :一方面 ,重视西北开发 ,并确定了整体性的开发原则。另一方面 ,鉴于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西北的实际状况 ,又确立了以国防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和水利建设为起点的开发重点。这一取向 ,兼顾整体和局部 ,基本符合战前中国和西北的实际
参考文献
①魏永理主编的《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沈社荣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和张力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罗香林教授纪念论文集》,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略有述及。
②参见张力:《近代国人的开发西北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8期164-165页,1989-06。
[1]寿昌.西北建设的前提———铁道政策[J].建国月刊,14(2),1936-02.
[2]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J].地理学报,2(2),1935.
[3]张力.近代国人的开发西北观[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8,1989-06.
[4]戴季陶.开发西北工作之起点[A].戴季陶,等.西北[C].新亚细亚学会,1932.
[5]曾养甫.建设西北为本党今后重要问题[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8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6]戴季陶.西北文明之再造[A].戴季陶,等.西北[C].新亚细亚学会,1932.
[7]中华民国实录第二卷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戴季陶.救济西北与开发西北[A].戴季陶,等.西北[C].新亚细亚学会,1932.
[9]中国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关于建设之决议案[A].罗家伦.革命文献第26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78.
[10]张人杰,等.由中央与地方建设机关合资开发黄洮泾渭汾洛颖等河水利以救济西北民食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11]何应钦,于右任.发行公债救济陕灾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12]张人杰.建设委员会拟具开发西北计划呈送国民政府函[A].建设委员会公报,第17—18期合刊.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57辑第567册[C].,文海出版社。
[13]应尽先注意西北建设[N].大公报,1933-08-01(2)(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
[14]汪精卫.在洛举行国难会议的意义[A].罗家伦.革命文献第36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78.
[15]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16]褚民谊,等.开发西北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17]王超凡,等.拟请组织健全机关集中人力财力积极开发西北以裕民生而固国本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18]大公报[N].1933-02-09(3)(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
[19]宋子文.建设西北[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8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20]宋子文.西北建设问题[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8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21]马鹤天.开发西北与中国之前途[J].西北问题季刊,1(3).
[22]槐三.开发西北的检讨[J].拓荒,2(3).
[23]王少明.西北资源调查及其开发[J].文化建设月刊,1(6).
[24]安汉.垦殖西北计划[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25]确定边区建设方针并切实进行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6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26]邵元冲.西北建设问题[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8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27]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政府政治总报告六:关于建设事项[A].罗家伦.革命文献第27辑[C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78.
[28]实业建设程序提案[A].罗家伦.革命文献第26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78.
[29]国家建设初期方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6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30]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C] 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辑.
[31]审查委员会经济审查组西北国防经济之建设案[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32]王聿均.抗战期间西北经济开发问题[A].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第四册[C].1981-10.
[33]张继.西北饥荒与交通[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8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34]张力.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A].罗香林教授纪念论文集[C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
[35]大公报[N].1934-06-23(3)(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
[36]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战前陇海铁路及连云港码头建设[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89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37]益世报[N].1934-03-14.
[38]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6年影印初版.
[39]康时振.全国经济委员会办理公路事业之概况[J].中国建设,13(2).
[40]李仪祉.十年来的中国水利建设[A].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十年来的中国[C].商务印书馆,1937-07.
[41]泾惠渠灌溉成绩统计表.[J].陕西水利季报,1(1),1936-09.
[42]全国经济委员会会议纪要第7集[R].南京:全国经济委员会,1935.
[43]绥新通车与西北交通—新绥汽车公司之一贡献[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0辑[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12.
[44]鸣新.是真要开发西北吗?[J].拓荒,2(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