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Analysis of the Listed Firms' Earning Manipu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作者:姚树荣,王志芳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2,(06):-122-12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上市公司;盈余操纵;制度经济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已对证券市场的信誉形成强烈冲击。盈余操纵风险主要由盈余操纵的动机、机会、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四“因子”组成。因此 ,要有效地抑制盈余操纵行为 ,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构筑起综合的、多层面性的防范和治理体系 ,削弱其动机 ,减少其机会 ,提高其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
参考文献
[1]郭雯.关于部分上市公司操纵企业利润问题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3).
[2]崔大淼.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包装的动机与主要手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5).
[3]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4]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J].审计研究,2001,(6).
[5]靳明.从ROE的实证分析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0,(2).
[6]陈宏辉,贾生华.信息获取、效率替代与董事会职能的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2,(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