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的《王制》研究
Liao Ping's Study of Wangzhi
作者:赵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6):-106-11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礼制;《王制》;《春秋》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承担的国家211工程项目(教发函〈2003〉499,国发改社会〈2003〉1683)之子项目
中文摘要
廖平认为,经学之核心在于礼制,经学之分今古即在于所说礼制的不同。今文学所主礼制同出《王制》,古文学所主礼制同出《周礼》。廖平治经专重《王制》,是其以礼制治《春秋》的学术宗旨使然,也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晚清经学发展脉络的总体把握。
参考文献
[1]廖平.四益馆经学四变记[A].李耀仙.廖平选集(上)[M].成都:巴蜀书社,1998.
[2]孔颖达.礼记注疏[A].十三经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郑玄.驳五经异义[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廖平.重订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廖平.知圣篇[A].李耀仙.廖平选集(上)[M].成都:巴蜀书社,1998.
[6]廖平.今古学考[A].李耀仙.廖平选集(上)[M].成都:巴蜀书社,199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黄开国.廖平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9]廖平.王制集说凡例[A].李耀仙.廖平选集(下)[M].成都:巴蜀书社,1998.
[10]廖平.古学考[A].李耀仙.廖平选集(上)[M].成都:巴蜀书社,1998.
[11]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2]李耀仙.廖平选集(上).代序[M].成都:巴蜀书社,1998.
[13]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2005,(4).
[1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安寿.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
[16]廖平.则柯轩经学丛书提要.大统凡例一卷[A].新订六译馆丛书[M].成都:存古书局,1921.
[17]廖平.经话甲编(卷上)[A].李耀仙.廖平选集(上)[M].成都:巴蜀书社,1998.
①如,廖平《何氏公羊春秋三十论》首篇《〈王制〉为〈春秋〉旧礼传论》云:孔子作《春秋》,存王制,《礼记.王制》,乃《春秋》旧传。孔子既作《春秋》,复作此篇,以明礼制,故所言莫不合于《春秋》。先儒不得其解,因与《周礼》不合,疑为殷制。不知乃《春秋》制。中备四代,非独殷礼也。《春秋》制度皆本于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