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价值论的重建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fe Value
作者:袁诗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6):-36-4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价值;社会生活;价值结构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价值是自然维度与文化维度的统一,是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使人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关系。价值在结构上是实价关系与评价关系的统一,作为人的行为则有一个从本能驱动到需要导向,再到价值导向的发生过程。价值导向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取向的行为,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客观尺度。
参考文献
[1]袁诗弟.需要的价值论分析与需要价值论批判[J].天府新论,2006,(2).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26.
[5]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杜任之.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续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3.35.
[7]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8]萨缪尔.亚力山大.艺术、价值与自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10]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12]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1.
[14]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84.
[17]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6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