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转换”期的郭沫若
作者:李保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4,(01):-87-9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论思想“转换”期的郭沫若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四年是郭沫若思想发生质变的“转换”时期;这一阶段在郭沫若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此时期他的思想和作品仍然表现得比较复杂;但是,其总的倾向却是很分明的:他已经开始初步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变。 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观察和探讨。
参考文献
① 见《沫若文集》第10卷《序》中自述。
② 此段时间作品也有个别收入《前茅》的,如《哀时古调》九首等。
③ 《沸羹集·序我的诗》。
④ 《前茅》,1928年创造社出版部初版。
⑤ 《前茅》的思想,在《星空》中作于1923年4月以后的几首诗中已经流露出来。
⑥ 《郭沫若创作谈》,《现世界》1936年8月创刊号。
⑦ ⑨ 《略谈创选社的文学活动》,《文艺报》1959年第8期。
⑧ 《创作季刊》1卷1期,《海外归鸿》第二信。
⑩ (12) (15) (17) (24) 《创造十年》、《创造十年续篇》,《沫若文集》第7卷。
(11) 成仿吾《创造周刊停刊宣言》,《创造周报》第25期,1924年5月出版。
(13) 郭沫若《答青年问》,《文学知识》1959年5月号。
(14) 《盲肠炎·题记》,《沫若文集》第10卷。
(16) (22) (23) 《郭沫若书信集》,《与仿吾》,上海泰东图书局,1933年3月,第160页。
(18) 《郭沫若选集·自序》。
(19) (20) (21) 《文艺之社会的使命》,1925年上海光华书局初版《文艺论集》。
(25) 郭沫若此阶段的散文小说作品主要收在1926年出版的《塔》和《橄榄》中;这些作品虽然表现出“转换”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但其主流是体现了“思想上业已左倾”的基本面貌的。
(26) 《地平线下》、原版《序引》。
(27) 《文艺论集·序》,《洪水》半月刊1925年第1卷第7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