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作出的历史贡献
作者:曾瑞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4,(02):-105-11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作出的历史贡献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进步”。神圣的民族抗战,震动了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海外华侨的心弦,海天远隔阻止不了他们关怀抗战的热诚。他们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曾作过这样的评述:“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本文拟就海外华侨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主要贡献,作一初步的介绍。
参考文献
(1) 胡耀邦:《在首都各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914页。
(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34页。
(3) 国民党侨务委员会一九四○年的统计,海外华侨人数为八百五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四人。
(4) 宋庆龄:《华侨总动员》,《宋庆龄选集》第135页。
(5) 陈树人:《抗战期中的侨务工作》,《现代华侨》第二卷第五期,第5页。
(6) (8) (21) (28) (37) (44) (46) (52) (53) (54) (55)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新加坡1946年版),第79、 345、 85、 56、 76、 74、 188、 155、 242、 282、 127页。
(7) 《南洋华侨推行常月捐之过去与现在》,《华侨动员》第十九期,第3页。
(9) (23) (32) 陈树人:《四年来的华侨爱国运动》,《现代华侨》第一卷第八期,第7-9页。
(10) 《新中华报》1938年8月20日。
(11) 《排华高潮中之暹罗鸟瞰》,《新华日报》1939年12月5日。
(12)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三辑第五十七册。
(13) 《美州侨胞热心捐款》,《现代华侨》第二卷第一期,第22页。
(14) 《侨胞怎样援助抗战》,《救国时报》1938年1月1日。
(15) 《现代华侨》第一卷第三期,第26页。
(16) 《华侨动员》第十四期,第19页。
(17)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同上)第345、 361页。
(18) 《华侨在抗战中的作用》,《新中华报》1940年6月4日。
(19) 《抗战一年来之侨务》,《华侨动员》第十一期,第3页。
(20) 《现代华侨》第一卷第五期,第19页,《现代华侨》第二卷第十期,第21页。
(22) 许涤新:《抗战中底记者》,《新华日报》1939年9月1日。
(24) 《救国时报》的前身为《救国报》,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一九三五年五月创刊于法国巴黎,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外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的机关刊物。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改名为《救国时报》。廖焕星、李立三和吴玉章等人先后担任主编。
(25) 《救国时报》1937年9月5日。
(2G) 《救国时报》1937年9月18日和10月5日。
(27) 《新华日报》1938年3月23日。
(29) 《救国时报》1937年9月18日。
(30) 《抗战一年来之侨务》,《华侨动员》第十一期,第2-3页。
(31) 《马来亚的华侨怒吼了》,《新华日报》1938年9月23日。
(33) 汪精卫:《复华侨某君书》,《汪精卫先生关于和平运动之重要言论》,第24页。
(34) 邹韬奋:《韬奋文集》第三卷,第185-187页。
(35) 《南洋侨胞拥护通缉令》,《新中华报》1939年6月27日。
(36) 《现代华侨》第一卷第六、七期合期,第44页。
(38) 《反汪运动在新加坡》,《新华日报》1939年9月17日。
(39) 《海外锄奸讨汪阵容》,《华侨先锋》第一卷第十五期,第12页。
(40) 《新华日报》1939年9月17日。
(41) 《巴黎华侨赴大使馆请愿》,《救国时报》1937年8月5日。
(42) 《新华日报》1938年5月20日。
(43) (51) 《新中华报》1940年8月9日。
(45)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4页。
(47)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同上),第122、 191页。
(48) 《新中华报》1940年6月4日和6月18日。
(49) 引自《陈嘉庚传》(福建1981年版),第70页。
(50) (56) 《陈嘉庚先生等离延》,《新中华报》1940年6月18日。
(57) 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第2页。
(58) “洪门”,是明末抗清人民群众的秘密组织。太平天国失败后,由于革命分子逃亡海外,美洲华侨的洪门组织开始发展起来。
(59) (60) (61) (62) 《新中华报》1941年2月20日、3月6日、3月13日、3月29日。
(63) (64) (65)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三辑第二十四册。
(66) 引自《中国现代史稿》下册(黑龙江1981年版),第158页。
(67) 《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五(人民出版社),第18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