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哥老会势力的分布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Spreading of Gelaohui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Its Form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祝碧衡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0,(03):-104-11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哥老会;南方中国;社会秩序;社会转型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哥老会作为清末中国的最大秘密会党之一,其势力在19世纪50年代筹建湘军过程中得以扩张,而湘军的遣散与调防使其迅速蔓延全国各地,但主要仍集中于长江沿岸各省。而晚清以后中国南方的社会环境,是产生这种明显的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哥老会自身的局限性,它还不能成为当时的中国完成社会转型所需要的那种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而只能成为这种力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蔡少卿.关于哥老会的起源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82,(1).
[3]陈庆镛.与舒云溪制时书[A].皇朝经世文编续编[C].卷97兵政,剿匪五.
[4]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M].
[5]同治年间哥老会史料[J].历史档案1998,(4).
[6]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382.
[7]光绪年间哥老会史料[J].历史档案,1998,(3).
[8]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105.
[9]王文韶.王文韶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冯自由.革命逸史第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民国)醴陵县志[M].
[12]辛亥革命资料丛刊第二册[M].
[13]李子峰.海底[M].民国丛书初编本.
[14]辛亥革命资料丛刊第七册[M」.
[15]朱琳.洪门志[M].民国丛书初编本.
[16]晋省哥老会纪事[N].民报第二号.
[17]吴善中.从 噜到哥老会[J].扬州大学学报,1997。(4).
[18](美)弗朗兹·迈克尔.十九世纪中国的地方主义[A].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十一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9]胡成.试论近代中国历史转型的过程、特征及内在矛盾[J],南京大学学报,1993,(2).
[20]王纳五 袍哥探秘[M].巴蜀书社, 1993
[21][法]让·梅松纳夫.群体动力学[M] 殷世才、孙兆通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2]大欣、伟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状况的观照与剖析[J].清史研究,1996,(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