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喜剧思想史上的主观论取向
On Subjectivism in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d Modern Chinese Comedy
作者:张健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0,(03):-54-6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现代中国;喜剧观念;主观论;幽默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中国现代喜剧思想史上,主观论是一种侧重从主体角度阐释喜剧问题的理论思潮。这一思潮着重从心理学视角发掘主体隐秘的心灵世界,它对笑与喜剧心理及生理基础的研究是一种完备而科学的喜剧观念体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人自身尊严的肯定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反省不仅体现了一种反封建精神,而且也表达出思维主体对于精神自由的重大期许。它在推进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创作勃兴的同时,也注定了这类喜剧相对纤弱的格局,削弱了它们适应现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智修.笑之研究[J].东方杂志.1913(10-6).
[2] 刘西渭.咀华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3] 李安宅 美学[M].上海:世界书局,1934.
[4] 邵询美.论幽默[M].上海:时代书局,1949.
[5]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 1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7] 朱汝霖.笑与哭[J].心理季刊,1936,(4).
[8] 老舍.谈幽默[J].宇宙风,1936.(23).
[9]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0] 老舍.老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1]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13] 丁西林.丁西林剧作全集上卷[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4] 李健吾.黄花·跋[Z].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
[15] 李健吾.以身作则·后记[Z」.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
[16][英〕梅瑞秋斯.喜剧的观念及喜剧精神的效用[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7] 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