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双音节词单音节化现象初探
The Change from Disyllables to Monosyllables in Old Chinese as Reflected in Li Shao
作者:周及徐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0,(04):-122-1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双音节词;单音节词;离骚;上古汉语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从现存文献来看,上古汉语似乎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但是周秦时期的一些诗歌,例如《诗经》、《楚辞》,却记录了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传统所谓“连绵字”)。从文献观察,这些双音节词在当时,尤其是在后来的汉代,又以意义相同、语音相近的单音节词出现。本文分析了见于《离骚》中的这种双音节词现象,认为双音节词的单音节化是上古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实。
参考文献
[1]王逸.离骚注[A].昭明文选[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4]朱起凤.辞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郑张尚芳.上古汉语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J].温州师院学报,1987.
[7]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R].第七届北美中国语言学会议(NACCL-7),威斯康辛大学,1995
[8]郑张尚芳.汉语与亲属语同源根词及附缀成份比较的择对问题[J].中国语言学报,1995,(8).
[9]潘悟云.对华澳语系假说的若干支持材料[J].中国语言学报,1995,(8).
[10]L·沙加尔..论汉语南岛语的亲属关系[A].汉语研究在海外[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①《论语·先进》:“由也 。”郑注:“子路之行,失于畔 。”然则“ ”即“畔 ”也,并古人语气而省也。……愈樾《古书疑义举例·语急例》。
①斜线以前加星号的为上古音,斜线以后为中古音。上古韵母构拟形式采用郑张尚芳的系统[6],上古声母系统采用郑张尚芳[7]等人的系统。中古音采用李方桂对高本汉的修订形式[5]。郑张氏的上古韵母定为六元音,即:i,e,u,o,a,e。三等韵为短元音,用 、ǒ、ǎ表示。阴声韵为零尾,其韵尾为一o,-g,-ng,-u,-ug,-b,-m,-l/i,-d,-n,共十个。本文中塞音尾用一p,-t,-k代替一b,-d,-g,是为了与通行的标写法一致,避免混淆、声调平声、入声不标,上声用一?、去声用-h在词尾表示。
①《广韵·仙韵》:“ , 也。又移也。张连切。”《 韵》:“ ,移行也。陈善切。”《线韵》:“逐也,持碾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