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找锡论》质疑
作者:童恩正
,魏启鹏
,范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4,(04):-80-9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原找锡论》质疑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我国商周奴隶制社会,是以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闻名于世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围绕商周青铜器的用途、器形、纹饰诸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最近二十年中,对于合金成份的分析及冶铸方法的实验,也有不少的论文问世。唯独对于商周青铜器主要成份铜锡的来源,虽然很多学者在论著中都有涉及,但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地
参考文献
① (24) (42) 闻广:《中原找锡论》,《中国地质》1983年第1期。
② 闻广:《中国古代青铜与锡矿》,《地质评论》第26卷第4期,1980年。
⑨ 郭沫若:《由寿县蔡器论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④ 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⑤ Aitchison, L. 1960: A History of Metals, Macdonald & Euans.
⑥ 刘屿霞:《殷代冶铜术之研究》,《安阳发掘报告》第4期,1933年。
⑦ 万家保:《殷商的青铜工业及其发展》,《大陆杂志》第41卷第4期,1970年(台湾)。
⑧ 廖永民:《郑州发现的一处商代居住与铸造铜器遗址简介》,《文物》1957年第6期。
⑨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⑩ 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1) 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下)》,图一一之2,《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
(12) 《左传·襄公十九年》
(13) 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七,第18页。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32页。
(14)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图版壹,《文物》1979年第7期。
(15)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一,第52页。
(16)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第601页。
(17) 转引自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40页。
(18) (19) (21)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63页,203页,186页。
(20)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一,第62页。
(22) 《捃古录金文》二三一,第45页。
(23) 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第5期。
(25) 《辞海》“中原”条。
(26) (30) (33) 闻广:《中国古代青铜与锡矿》(续),《地质评论》第26卷第5期,1980年。
(27) 在先秦典籍中,如果“金”单独使用,主要是指铜而言。《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锺。”《周礼·考工记》:“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锺鼎之齐。”
(28) 蒙文通:《略论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巴蜀古史论述》第15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9) (30) 刘锦新:《泛论我国锡矿主要成因--工业类型的特征及其成矿分区》,《锡矿地质参考资料》(三),第199-218页,1980年。
(32) 郭沫若:《青铜器时代》,《青铜时代》第300-301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34) 正因为“外来说”(如中国人种外来说、中国文化外来说等)是带有明确政治含意的一个名词,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一名词时,应当极端慎重。不能把正常的学术讨论,把探讨我国某些文化因素、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从国外移植进来的历史全部称之为外来说。
(35) 参考何兹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1959年7月5日《光明日报》。
(36) 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在泰国东北呵叻高原(Khorat Plateau)的能诺他(Non Nok Tha)遗址和班清(Ban Chiang)遗址发现了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据称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就使我们有理由推测,中国南方青铜文化的起源,可能比原来估计的要早得多。参考童恩正:《近二十年来东南亚地区的考古新发现及国外学者对我国南方古文明起源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37) 天野元之助:“殷代产业关若干问题”,Tohogakuho,no.23,1953,PP.231-258。
(38) 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55年(台湾)。
(39) Chang, K. C. 1980: Shang Civiliz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153.
(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处编:《科研情况简报》第6期,1983年5月14日。
(41) Robert Maddin, Tamara Stech Wheeler, James D.Muhly, 1977:"Tin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Old Questions and New Finds", Expedition, vol. 19, no.2, pp. 35-4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