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举贤禅让观平议──读《郭店楚墓竹简》
On the Thought of Juxian Shangrang of Confucian and Mohist School
作者:彭邦本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0,(05):-119-1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先秦;儒家;墨家;举贤禅让观;郭店楚简;思想史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先秦诸子的举贤禅让观,以儒墨两家提出较早而且论说较为系统,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概要地考察了儒墨的举贤禅让思想,在揭示其相似主张及其共同历史背景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两家思想的分歧及其流变影响。
参考文献
①关于墨子的时代,《史记·孟荀列传》记“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汉书·艺文志》持后说,《后汉书·张衡传》亦云:“公输般与墨翟当子思时,出孔子后。”此说是,合于《墨子》书中内证。具体考证详周继旨:《墨翟》(见辛冠洁等主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115-167页,齐鲁书社,1980年)。②《郭店楚墓竹简》释文,157页。其中“禅”字的隶定释读详该书158页注(二)、153页注(四)裘按及拙文《郭店简〈唐虞之道〉初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一册,68-77页,1999年10月,武汉大学);“专”字原书隶作“传”,兹采周凤五《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新释》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三分,739-756页)。①除传说中的泰伯与伯夷、叔齐外,《左传》等传世文献亦屡有春秋时期以君位礼让之记载。如《左传》成公十五年曹公子子臧为辞君位而“奔宋”。《史记·宋世家》记宋“宣公病,让其弟和”而不传位于太子与夷,“和亦三让而受之”。《左传》隐公三年亦记“宋穆公(即和)疾”,不立其子而立与夷,理由是“先君(即宣公)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能曰贤?”可见在孔子之前,传贤让贤说由来已久,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②《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③孙治让:《墨子闲诂·亲士》篇首按语,1页,中华书局,1986年。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①《墨子·天志下》:“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①《郭店楚墓竹简》释文157页原隶作“孝之方”,兹采周凤五《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新释》说。
①《郭店楚墓竹简》释文,145页。“浒”字释读从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辑,494页,三联书店,1999年。
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我,家臣也,不敢知国。”
③《论语·雍也》《论语·雍也》原文为“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鎎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①《孟子·万章上》云“尧之子”“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国语·楚语上》云:“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
②《郭店楚墓竹简》释文,157页。“未尝遇〔命而〕替于大时”句,从周凤五《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新释》释读。
①《墨子·天志中》又云:“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志下》将“天罚”简括为“天下疾病祸祟(“祟”本讹作“福”,从王引之说改。详《墨子闲诂》90页),霜露不时”,认为是“天予之不祥”,已是较完整的“天人感应”灾异观。
[1]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R].文物出版社,1998.
[2] 墨子[M].
[3] 孟子[M].
[4]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A].古史辨第七册下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 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A].古史辨第七册下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 彭邦本.郭店简《唐虞之道》初探[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一册[C].武汉大学,1999.
[7] 论语[M].
[8] 淮南子[M].
[9] 国语[M].
[10] 程一凡.墨孟之间:从智性资源观念看郭简儒籍[A].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二册[C].武汉大学,1999.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 礼记[C].
[14] 荀子[M].
[15] 史记[M].
[16] 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