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作者:郑小蓉
,张胜荣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1,(02):-10-1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三次产业的划分、比较、基准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产业分类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现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比率作为表示一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性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目标。但是,三次产业的划分因各发达国家而异,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各发达国家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理论基准,否则就难以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本文分别从马克思学派和西方经济学派这两条线索来考察三次产业划分的差异性和比较。然后,进一步探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准。
参考文献
① 渡边雅男:《服务劳动论--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一种观点》,[日]三岭书房1986年版。
② 饭盛信男:《生产劳动与第三次产业》,[日]青木书店1978年版。参见《经济学译丛》1981年第8期。
③ M·B·沙洛特科夫:《非生产领域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④ B·A·梅德维杰夫:《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⑤ V·R·富克斯:《服务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页。
⑥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第237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