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
作者:王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5,(02):-95-11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清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是四川近代历史上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因为这不仅奠定了四川资产阶级教育之基础,而且与四川辛亥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近代学堂逐步取代旧式书院、学塾的过程,是四川风气日开、人才倍出的过程。二十世纪上半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四川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著名人物,几乎都可在清末川省近代学堂中找到其活动轨迹。但是这个重大变革至今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注意,对川省近代教育兴起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影响,尚无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对以上诸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① 《光绪朝东华录》(五)总四六六六。
② ③ ⑥ 《四川学报》乙已第一册, 学务处详文;乙已第一册, 公牍;乙已第十二册, 公牍。
④ 《四川学报》乙已第二册, 公牍;《锡良遗稿·奏稿》(一), 第371页。
⑤ 《胡君雨岚行述》, 1910年成都单行本;《四川学报》乙已第十二册, 奏议。
⑦ 《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五, 建置志, 书院;《四川教育官报》庚戌第三册, 公牍。
⑧ ⑨ 《四川学报》乙已第十二册, 公牍;丙午第一册, 奏议。《四川教育官报》辛亥第二十九册, 报告;庚戌第二牍, 公册。《四川官报》己酉第十八册, 公牍。
⑩ (35) 《华阳县志》卷三, 建置;《巴县志》卷七, 学校;《理化县志稿》卷三, 政务。
(11) (16) 《四川学报》乙已第一册, 奏议;丙午第一册, 研究汇录。《四川官报》甲辰第 ??三册, 演说;丙午第一册, 新闻。
(12) (14) (15) (25) 《四川学报》乙已第十一册, 公牍, 乙已第二册, 奏议;乙已第一册, 章程;乙已第十六册, 章程;乙已第十六-十八册, 表。
(13) 《渠县志》卷三, 教育志中;《续修达县志》卷十三, 学校门。
(17) (18) (19) 《四川教育官报》丁未第十二册, 章程;丁未第十一, 册章程;已酉第八册, 公牍。
(20) 《蜀报》第一年第二期, 纪事;《四川官报》戊申第三册, 纪闻。
(21) (22) 《光绪三十三年京外学务一览表》;《教育公报》第三年第六期。
(23) 《光绪三十三年京外学务一览表》;《四川官报》乙已第二十八册, 奏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 教育概况第一, 学校教育概况, 第446页;《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24) 《广益丛报》第二年第二十八、二十九期合刊, 奏牍;《教育杂志》第三年第六期, 记事。
(26) (31) 《光绪三十三年京外学务一览表》;《四川教育官报》已酉第七册, 报告, 《重庆海关1902--1911年十年调查报告》。
(27) 《四川官报》丙午第二十册, 新闻;丙午第一册, 公牍, 戊申第四册, 新闻。《四川教育官报》庚戌第三册, 公牍。
(28) 《成都通览》第一册, 第23-25页;《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 教育概况第一, 学校教育概况, 第390-392页。
(29) 《广益丛报》第一年第九期, 教育附录。
(30) 《四川省立成都女子师范学校四十周年纪念会刊》1946年成都版, 四川省图书馆藏。
(32) 《四川官报》已酉第二十三册, 新闻;《四川教育官报》丁未第十一册, 论说。
(33) 《蜀报》第一年第八期, 本省纪事;《教育杂志》第四年第一号, 记事。
(34)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一三, 学校二十, 考八七一六;卷一三○, 学校十, 考八六二三。
(36) (37) 《四川学报》乙已第八--十一册, 表。《四川官报》乙已第八册, 公牍;丙午第二十七册, 公牍;丙午第十一册, 公牍;戊申第二册, 新闻。
(38) (39) 《四川学报》乙已第二册, 奏议;《吴玉章回忆录》第22页;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9页。
(40)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第42页;第八册, 第131页。李劼人:《自传》, 《李劼人选集》第一卷, 第2页。
(41) (44) (48) 《邹杰传略》、《李天钧行述》、《刘永杰事略》, 《蜀中先烈备征录》卷三, 卷二。
(42) 《四川官报》已酉第二十二册, 公牍。《四川教育官报》已酉第五册, 公牍, 已酉第六册, 论说。《四川学报》乙已第七册, 公牍。
(43)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第604页。
(45) 《广益丛报》第七年第二十七期, 寄书, 新章;《名山县新志》卷十六, 事纪。
(46) 《四川官报》乙已第二十八册, 奏议;乙已策二十九册, 新闻。《四川学报》丙午第一册, 研究汇录。《广益丛报》第二年第二十八、二十九合刊, 奏牍;第五年第八期, 纪闻。
(47) (49) 熊克武:《蜀党史稿》, 《四川保路风云录》第69页;《长寿县志》卷十六, 近事见录;《吴楚传》, 《蜀中先烈备征录》卷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