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作者:黄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8,216(03):-197-199+19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儒释道三教融合共生与道教的自我调适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后汉以降,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儒释道三大文化传统虽然呈鼎立之势,然而,三教鼎立并非水火不容的对峙,而是在竞争之中相互调和、相互融会,最终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儒释道虽然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经过长期的交融,三教竞争关系逐渐减弱,三教融合成为三教关系发展的主旋律,"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
参考文献
(1)《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77页。
(2)《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2页。
(3)参见道安:《二教论》,《大正藏》,第52册,第140页。
(4)《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第1900页。
(5)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卷四,《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第2册,第732页。
(6)张伯端:《悟真篇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一,《道藏》,第2册,第914页。
(7)陈兵:《道教之道》,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8)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9)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4页。
(10)《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道藏》,第6册,第887页。
(1)《玄门报孝追荐仪》,《道藏》,第9册,第60页。
(2)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74页。
(3)黄勇:《高丽斋醮研究》,韩国道教文化学会编:《道教文化研究》第46辑,2017年,第322-328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