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正义的“四个悖论”
The Four Paradoxes in Das Kapital Concerning the Justice of Capitalism
作者:白刚;曾俊;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8,217(04):-60-6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方式;剥削;正义;悖论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哲学发展趋向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哲学自觉”(17JJD720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14BZX021)
中文摘要
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剥削是否正义"问题的思考,需要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寻找答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正义原则与其生产方式之间的"四个悖论"——劳动价值论悖论、私有制度悖论、自由平等悖论和功利主义悖论。资本主义的这些社会基本正义原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不断产生矛盾与对立。而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恰恰是从这些"悖论"之中逐步展开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并非天然合理。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李义天编:《马克思与正义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2)李惠斌、李义天编:《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第19页。
(1)李惠斌、李义天编:《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第22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53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6页。
(4)李惠斌、李义天编:《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第27页。
(5)李惠斌、李义天编:《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第79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页。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3页。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59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8、211页。
(1)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0、19、51页。
(2)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76页。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页。
(5)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5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5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717、726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83、881页。
(5)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叶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6)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9页。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32、734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716页。
(4)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9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2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6、225-226、205页。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3页。
(2)Kosík Karel.The Crisis of Modernity:Essays and Observations from the 1968 Era.Satterwhite James H,ed.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1995,p.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74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