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
On Life Philosophy of Taoism and Christianity
作者:毛丽娅;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8,(04):-69-7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道教;基督教;生命观;重人贵生;荣神益人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SA06019)
中文摘要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为神学的描述,但重视生命,特别是现实生命的价值,无疑是符合现代人理想的。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基督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荣神益人"。
参考文献
[1]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Z].
[4]非拉热的大问答[G]∥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
[5]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刘光耀.道耶道德观的形上基础与品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4):103.
[7]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司马承祯.坐忘论[G]∥道藏:第2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0]卡尔.白舍客.基督教伦理学:第二卷[M].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1]米夏埃尔.韦尔克.关于上帝信仰的对话[M].刘光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谬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3]Paschal Ting,M arian Gao,Bernard L i,D ialogue between Christian Ph ilosophy and Ch inese Cu lture[M].Taipe i:FuJen Un iversity,2002:212.
[14]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15]孙毅.试论新约的死亡观[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6):53-58.
[16]第二纥里微提信条[G]∥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
[17]加拿大联合教会联合基础[G]∥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
[18]何光沪,许志伟.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9]韦斯敏斯德小问答[G]∥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
[20]Gordon G raham,Evil And Ghristian Eth ics[M].Cambridge:Un ited K ingdom at the Un iversity Press,2001:30.
[21]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Ⅲ)[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刘国盛.唐代重玄学道论的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68.
[23]西升经:卷下[M]∥道藏:第11册.赵佶,注.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24]陶弘景.养性延命录[G]∥道藏:第18册.
[25]姚新中.仁与爱比较研究:儒教与基督教[M].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6]美国自由意志浸礼会信仰论文[C]∥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
[27]毛丽娅.试论道教的和平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8]马丁.路德.马丁.路德文选[M].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