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均衡研究——基于协整方程和协同学理论的检验
A Study on the Long-term Balance between Road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amination based on Cointegrating Equation and Synergetics
作者:袁春旺;杜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5,199(04):-105-11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道路运输;经济社会;协整;协同;长期均衡
Key words:
基金项目:吉林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道路运输业发展、贡献及政策研究”(软科学类,合同号2013-1-10)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检验道路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性总量指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道路运输业与"新四化"结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应用协同学理论,对吉林省道路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进行适应度检验,评判两者间的协调适应度。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业的客运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不仅与地区生产总值表现为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与"新四化"结构变量也呈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吉林省道路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间的协调适应度开始下降,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扭转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主动适应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J.S.Dodgson,“External Effects and Secondary Benefits in Road Investment Appraisal,”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Vol.7,No.2,1973,pp.169-185.
2 刘建强、何景华:《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第1期。
3 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4 “新四化”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
1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引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年。
2 李建军:《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
3 张艳平:《区域金融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协调发展水平评估》,《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5期。
4 王占中、任园园:《基于协同理论的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适应性》,《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第7期。
5 杨杰、罗志恒、张春元:《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 郭丽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1期。
7 俞立平:《中国省际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估计》,《中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8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9 郭丽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1期。
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第3期;胡红梅:《在“新四化”四轮驱动中给力农业现代化》,《中国统计》2013年第8期。
1通过调研相关道路运输业专家的意见,客运周转量中60%左右以简单出访、探亲、旅游等为目的,为更切合模型假设条件,取客运周转量的40%作为劳动力流动衡量指标。
1 任蓉、程连元、谢卓然、宗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
2 崔忠文:《在危机中调整在调整中跃升——从“倒逼机制”看我省优化产业结构》,《吉林日报》2009年7月6日。
1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013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12/t20141231_661933.html。
1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013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
1李艳、曾珍香、武优西、李艳双:《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