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财产正义观探析
An Exploration of Hume's Property Justice
作者:李蜀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5,199(04):-46-5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休谟;财产;正义;情感
Key words: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5XWD-S01O1)
中文摘要
休谟的政治哲学思想非常独特。他完全不同意当时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认为这些思想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思辨设定。根据他的人性理论,社会的产生同人们的生存直接相关,是在人性的自私和外在自然条件的有限性这样的条件限制下形成的。因此,正义原则就必须既同人们的知性和情感相联系,又同人们的财产相关。为此,休谟提出了他的财产正义观,其目的就是要维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观念。而这一观念对于后来西方现代社会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研究西方政治哲学中应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人类(除了天赋和习惯外)又有理性的生活,理性实为人类所独有。”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7页。
3 萨拜因著,索尔森修订:《政治学术史》,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89-296页;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17-644页。
1 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李丽丽、林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61-192 页。
2 哈耶克:《经济、科学和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1 -569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23页。
1 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6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8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5页。
4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6-527页。
5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29页。
1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0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0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4页。
4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6页。
5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57页。曾晓平将“convention”一词译为“约定”,在这里本文将其译作“协议”,以便通畅一些。
6 这里休谟显然是受到洛克第二性的质思想的影响。
7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08页。
1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35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45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5页。
1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7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9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81页。
4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609页。
5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45页。
6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351页。
1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43-544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45页。
3 休谟还举出了兔子和苹果的事例来说明“拥有”的意义。一个人追一只兔子,兔子已经筋疲力尽了,突然另外一个人将该兔子抓住了,我们会认为抓住兔子那个人是不正义的;但是,一个人先看到树上有一个苹果,后来一个人先于这个人将苹果摘走,我们不会说摘走苹果的人是不正义的。休谟认为这涉及到兔子包含了人的劳动而苹果是自然存在的。参见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47页。
1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50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54页。
1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第156页。
2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40页。
3 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74页。
1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86-587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