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型改革到兼顾型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转型
From Developmental Government to Quasi-Justice Government: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作者:王清;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5,199(04):-19-2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户籍制度改革;发展型户籍改革;兼顾型户籍改革;社会公平;城乡统筹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路径比较分析研究”(11CZZ04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12&ZD040)的阶段性成果;;
中山大学“985”三期项目资助
中文摘要
已有研究认为地方政府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具有发展型政府的特征,户籍制度成为地方政府谋利的工具。笔者认为,近年来有的地方政府已开始推行兼顾型户籍改革。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下,通过户籍制度推动城乡统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中央试点的动力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省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兼顾型户籍改革是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但其进一步发展面临持续增长的财政压力、地方改革与中央支持的矛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中央政府应当承担更大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推动兼顾型户籍改革,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55页。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
3 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4 李晓飞:《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内卷化”实证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 Dorothy J.Solinger,“‘Temporary Residence Certificate’Regulations in Wuhan,May 1983,”The China Quarterly,Vol.101,Mar.1985,pp.98-103.
2 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 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4 王清:《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 李晓飞:《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内卷化”实证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6 左鹏、周菁:《户口买卖与户籍制度改革——来自P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
7 王丽娟:《人口流动与财政竞争——基于财政分区和户口政策的比较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 期。
8 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9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3-182页。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2期。
1 Andrew 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1995,pp.268-269.
2 王清:《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4 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5 《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中国经营报》2001年6月26日。
6 深圳市政府:《深圳市户籍制度改革暂行规定》,1995年10月24日。
7 深圳市政府:《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若干规定》([1995]深府第239号),1995年10月9日;深圳市政府:《宝安、龙岗区“购房入户”政策实施细则》,1995年10月9日;深圳市政府:《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若干规定》,1996年11月6日。
1 笔者无法获得深圳和上海收取的城市增容费的数额,只有北京的数据。但是,由于各地均收取城市增容费,因此,北京的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北京收取的城市增容费的数目综合以下文献得到:《北京市征收城市容纳费条例》第四条;《北京取消城市容纳费》,《人民日报》1999年3月31日第4版;《北京废止城市容纳费》,《中国青年报》1999年3月31日;《北京停止征收“增容费”》,《华西都市报》1999年3月31日。
2 Wang Fei-Ling,Org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Chinas Hukou Syste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p.111-112.
3 Wang,Org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p.90.
4 Linda Wong and Huen Wai-Po,“Reform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A Preliminary Glimpse of the Blue Chop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32,No.4.Winter,1998,p.974.
5 F.Schrumann,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2ndedi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1 公安部三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资料汇编(一九八六年—一九九二年)》(第四册),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年,第277-278页。
2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1页。
3 何英华:《户籍制度松紧程度的一个衡量》,《经济学》(季刊)增刊2004年第3卷。
4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2014年7月30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7/30/content_8944.htm,2015年4月6日。
1 成都市公安局J的访谈,2012年8月6日。
2 成都市公安局J的访谈,2012年8月6日。
3 成都市公安局W的访谈,2012年8月7日。
4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践交流材料》(内部材料),2012年,第4-5页。
5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成都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村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成统筹[2009]59号);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5周年回顾(2007—2012)》(内部材料),2012年6月,第39-40页。
6 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负责人的座谈会,2015年5月18日。
7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负责人L的访谈,2015年5月18日。
8 高柱:《中国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工人日报》2010年11月28日第1版。
1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负责人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2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3 《四川统计局发统筹城乡分析报告,城镇化率超41%》,《华西都市报》,2012年6月4日。
4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5 成都市公安局J的访谈,2012年8月6日。
6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7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1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践交流材料》(内部材料),2012年,第2页。
2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5周年回顾(2007—2012)》(内部资料),2012年,第24页。
3 黄新初:《发挥先行先试深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日报》2012年6月11日。
4 成都市公安局负责人J的访谈,2012年8月6日。
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
6 成都市公安局负责人J的访谈,2012年8月6日。
7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第2页。
1 成都市温江区民政局L的访谈,2015年5月19日。
2 成都市城乡统筹委负责人L的访谈,2012年8月3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