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哲学形态的思想意识看早期的希腊哲思
The General Outlook of the Early Greek Philosophy from the Subconscious Philosophy Modality
作者:陈麒;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8,(05):-140-14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潜哲学形态;思想承续;“水本原”说;希腊哲思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早期的希腊哲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潜哲学意识质素的润养,在思想的很多方面残存着潜哲学意识形态的痕迹,承袭了后者诸多内在的精神气质。但也应看到,希腊哲思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形态,它在继承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蕴涵了某种超越和递进。
参考文献
[1]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第2卷(上)[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3]罗班.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参见耶格尔.潘迪亚.希腊文化的思想[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
[5]田海平.“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J].外国哲学,2004,(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等.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7.
[8]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海德格尔.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M]∥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全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
①参见荷马《伊利昂记》第8卷第607行,第21卷第194—200行,第14卷第201、246、302行,默里英译,“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