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抟易学思想的影响
The Influences of Chen Tuan's Yi Studies
作者:孔又专;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8,(06):-105-11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陈抟;易学思想;宇宙生成模式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陈抟所开启的宋代象数易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新性地融合易老之说,积极探索自然万物的化生奥秘。陈抟易道相通、太极是一的宇宙本体论,融合了道家本体论和儒家太极说,并与道教内丹学紧密结合。同时,这种宇宙生成模式对邵雍、刘牧、周敦颐等宋儒以思维性启迪和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卷2[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李知恕.陈抟美学思想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4,(4).
[3]藏外道书[Z].成都:巴蜀书社,1992-1994影印本:第40章.
[4]道藏辑要:21册[Z].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9155.
[5]易学辨惑[Z]∥河南穆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6]朱震传[Z]∥宋史:卷435.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1290.
[7]邵雍.皇经极世书[Z]∥道藏:23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8]汉上易,易数钩隐图[Z]∥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25.
[9]宋元学案:第1册[Z].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0]刘牧.易数钩隐图:卷下[Z]∥道藏:第3册.
[11]史冰川,潘显一.有无相生,和而不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
[12]吴贤哲.汉代儒道互补及其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①张善文在《象数与义理》中讲到:兴起于宋代的新的象数学,则在形式与内容上大异于两汉的《周易》象数学。汉代经师之言象数,大抵立足于《周》易的卦象及阴阳奇偶之数,结合卜巫占验之术,通过推衍象数的本旨而将《周》易应用于社会、人生的实际问题中去。宋代出现的象数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制出《河图》、《洛书》、《先后天图》、《太极图》等独具特色的各类《易》图,以探索大自然万物的生化奥秘,形成一套注重图说、讲求心法的崭新的象数哲学体系,……故后人又称之为图书之学,或先后天象数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4至19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