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陷阱与扶贫资金政府管理效率
Trap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作者:王卓;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8,(06):-35-4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贫困人口;扶贫资金;扶贫投入;扶贫陷阱;管理机制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政府扶贫战略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边际效应降低时推出的一项公共政策。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开发成效主要以年均贫困人口减少和扶贫投入的关系为评价指标。通过扶贫资金性质、管理及其在贫困村的实际运作,贫困人口数量和扶贫资金投入量之间的相关性等的实证研究,分析政府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不足,提出扶贫陷阱的概念以及跳出扶贫陷阱的几个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郝亚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30年降至1487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7-09(5).
[3]王卓.新世纪凉山州彝族贫困地区扶贫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2).
[4]王卓.扶贫资金政府管理中的公有地悲剧[J].农村经济,2007,(7).
[5]王卓.关于下一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1999,(2).
[6]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N].人民日报,2001-10-16(5).
[7]王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49,78.
[8]吴伟.2006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近一成[N].中国信息报,2007-04-10.
①参见:http://www.cpad.gov.cn/国务院扶贫办网站:《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ht-tp://www.mof.gov.cn/中国财政部网站:《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字[2000]18号;《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财农字[2001]93号。
⑥“公有地悲剧”类似于西天取经路上唐僧所引发的个个都想吃他的肉而长生不老的故事。参见《西游记》。数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指出:“许多人公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得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参见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94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