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Historicity:from Hegel to Marx
作者:夏巍;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0(01):-102-10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历史性;自然与历史相统一;感性活动;感性需要;存在论
Key words: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习近平对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的重大贡献研究”(19CXSXJ23);;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16WLJH19)
中文摘要
历史性是事物在历史中现实地存在的特性。黑格尔力图从本体论角度探究历史性,但并未给予历史性以立足的现实根基。他以理性辩证法理解历史性,流于逻辑牺牲历史的结局。马克思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唯心主义本质的根源在于割裂自然与历史的统一关系。马克思不再沿袭对历史思辨探讨的路径,而是将历史纳入存在论之中,从现实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是人与自然在感性活动中都被改变的过程,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生产物质生活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感性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感性意识不是现成地被给予,而是由劳动生产出来。正是马克思确立了真实的历史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还开启了存在论新视域,成为真正深入到历史本质之中的思想学说。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83页。
(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2)黑格尔:《历史哲学》,第56页。
(3)黑格尔:《历史哲学》,第26页。
(4)黑格尔:《历史哲学》,第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6)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1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7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90页。
(6)汪民安:《生产》第一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1-34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3-174、153、153、153、153、175、1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3、146、146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92页。
(5)夏巍:《马克思哲学意义域中劳动概念的当代批判透视》,《南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第26-32页。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57、89、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8-1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9页。
(3)黑格尔:《历史哲学》,第26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9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9、161、160、15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9-1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1-172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