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作者:陈昌智;于建玮;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0(01):-86-9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智库建设;人才;四川省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发展大辞典》编纂”(12AJL004);;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项目“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与政策选择研究”(skzx2016-sb41)
中文摘要
建立和发展新型智库体系是现代国家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四川省智库建设在机构、人才队伍、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存在行政依附性强,功能定位不清,研究生、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相对较少,机构间缺乏有效沟通,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四川省应当加强智库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建立开放合作的新型智库体系,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多重举措筹集智库建设经费,实行灵活的人才进出机制,建立高端人才储备库,完善成果报送和发布机制,建立智库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以此提升四川省智库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项目组:《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21页。
(2)张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与地方社科院科研转型研究》,《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第5-10页。
(3)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第1-4页;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2014年2月16日,第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科社[2014]1号,2014年2月10日。
(4)孙蔚:《中国智库的现状及其参与决策研究》,《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第119-122页。
(5)Nathan Caplan,“The Communities Theory and Knowledge Utilization,”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22,No.3,1979,pp.459-470.
(1)Carol H.Weiss and M.Buculavas,eds.,Using Social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Making,Lexington:Mass.D.C.Heath,1977.
(2)John Kingdom,Agendas,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es,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5.
(3)D.B.Truman,The Governmental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81.
(4)C.W.Mills,The Power Eli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李安方:《中国智库竞争力发展方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31-45页。
(1)王志章:《日本智库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打造高端新型智库的启示》,《思想战线》2014年第2期,第144-151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