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和路径推演
The Moderniz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Governance: Internal Logic and Choice of Path
作者:黄国武;仇雨临;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1(02):-94-10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健康公平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与检测体系研究”(14ZDA030);;
2018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2018ggzy-04)
中文摘要
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及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关键环节。传统粗放式医疗保险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民对全周期、高质量、连续性健康医疗服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保险治理水平和能力不足,既有疾病谱变化、少子老龄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机理原因;也有保险扩展效应、制度设计漏洞等机制原因。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亟需加快医疗保险治理现代化。让医疗保险回归制度本源,抵御商品市场思维对具有高度信任要求的医疗服务的侵蚀,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形成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并以法治和现代技术作为保障,实现医疗保险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制度效率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① 白维军:《社会保障成为国家治理主题的四个理由》,《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年第7期,第56页;郑功成:《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的历史逻辑及未来选择》,《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第24-33页;林闽钢:《社会保障如何能成为国家治理之“重器”——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的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第34-42页;贾玉娇:《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治理有效性提升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5期,第196-205页;何文炯:《社会保障关于国家治理》,《中国社会保障》2018年第2期,第39页。
② 郑功成、郭林:《中国社会保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向》,《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7期,第3-16页。
③ 何文炯、杨一心:《医疗保障治理与健康中国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第2期,第134页。
(1)陈迎春等:《健康中国背景下构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策略探析》,《中国医院管理》2016年第11期,第7页。
(2)李玲:《全民健康保障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第53-62页。
(3)郑秉文:《“健康中国”的解读:从理念精髓到中国国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的体会》,《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第3期,第18-19页;王宗凡:《“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中国卫生》2016年第7期,第45页。
(4)翟绍果:《“三医”联动的逻辑、机制与路径》,《探索》2017年第5期,第78-83页。
(5)周强:《城乡医疗保险“碎片化”管理体制及其整合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143-149页;王宗凡:《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差异和整合策略》,《中国社会保障》2017年第10期,第75-77页;仇雨临、吴伟:《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东岳论丛》2016年第10期,第30-36页。
(6)王琬、詹开明:《社会力量助推医保治理现代化研究》,《社会保障评论》2018年第1期,第82页。
(7)毕兴可、于凯:《治理现代化视角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第88-92页。
(8)白书忠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目标与对策》,《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 年第6期,第323-328页。
(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
(10)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报告:卫生系统筹资实现全民覆盖的道路》,https://www.who.int/whr/2010/zh/。
(11)国家卫计委:《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3/201806/44e3cdfe11fa4c7f928c879d435b6a18.shtml。
(12)尚越、吕国营:《“健康中国”战略下基本医疗保险责任分担机制研究》,《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第8期,第16-20页。
(13)唐蜜:《医疗保险参保现状的社会效应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第21期,第10-13页。
(14)仇雨临、黄国武:《中国医患关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2页。
(15)顾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及其治理之道》,《学海》2017年第1期,第126页。
(16)国家卫计委:《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3/201806/44e3cdfe11fa4c7f928c879d435b6a18.shtml。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1805/t20180521_294287.html。
(18)申曙光、候小娟:《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碎片化与制度整合目标》,《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9-25页;贾洪波:《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2页。
(19)郑功成:《共享:国家发展理念的突破与升华》,《人民论坛》2015 年第2期,第24-26页。
(20)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90页。
(21)申曙光:《新时期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4期,第40-53页。
(22)王浦劬:《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与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2页。
(23)舍曼·富兰德等:《卫生经济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5页。
(24)Mark Pauly and Mark Satterthwaite, “The Pricing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Services: A Test of the Role of Consumer Inform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2, No.2, 1981, pp.488-506.
(25)丁忠毅:《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社会政策之维:依据、路径及提升》,《四川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第37页。
(26)李珍、赵青:《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治理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德国研究》2015年第2期,第86-99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