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粘性:基于金融业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Wage Stickiness between Financial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干胜道;杨忠波;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1(02):-77-8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工资粘性;费用粘性;行业差异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市公司员工收入与资本回报财务公平测度研究”(13BJY015)
中文摘要
对沪深A股金融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工资粘性进行分析,发现不论金融业上市公司还是制造业上市公司都存在工资粘性,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工资粘性要大于制造业的工资粘性,且工资存在"只增不减"的现象,即金融业公司营业收入不管增加还是减少,工资都会增加,只是营业收入增加时工资的增加幅度会大于营业收入减少时工资的增加幅度。这为企业工资粘性的存在性及行业差异提供了微观证据,并为金融业工资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提供了一种解释。
参考文献
① M. Anderson, et al.,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1, No.1, 2003, pp.47-63.
② 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26-34页。
③ R. D. Banker, et al., “Sticky Cost Behavior: Theory and Evidence,” Working Paper, 2011.
④ 崔学刚、徐金亮:《境外上市、绑定机制与公司费用粘性》,《会计研究》2013年第12期,第33-39页。
⑤ 罗宏:《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费用粘性》,《经济经纬》2015年第2期,第99-104页。
⑥ 梁上坤:《外部审计师类型与上市公司费用粘性》,《会计研究》2015年第2期,第79-86页。
⑦ 梁上坤:《媒体关注、信息环境与公司费用粘性》,《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2期,第154-173页。
(1)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0-124页。
(2)刘媛媛、刘斌:《劳动保护、成本粘性与企业应对》,《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第63-76页。
(3)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第105-112页。
(4)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第105-112页。
(5)S. W.Anderson and W.Lanen, “Understanding Cost Managemen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idence on Sticky Costs?” Working Paper,2007.
(6)王明虎、章铁生:《产品市场竞争、资本结构波动与费用粘性》,《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期,第69-80页。
(7)作者根据金融业上市公司41家205个观测值,制造业上市公司1134家5670个观测值计算得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