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对靖国信仰的创造
The Invention of Yasukuni Faith during the Meiji Restoration Period
作者:李若愚;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3(04):-199-20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靖国信仰;明治维新;神道教;靖国神社
Key words: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规划课题“东亚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日本领土政策”(16JDGH035);;
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项目“明治政府主导的靖国崇拜构建与军国主义”(2018hhs-11);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领土问题与日本右倾化的历史根源”(YJ201834)
中文摘要
对于新生的明治政府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证明统治的合法性。由于明治维新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旧藩阀,因此在理论上构建自身合法性的过程中,明治政府更多借用的是日本传统文化之躯壳。靖国信仰即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靖国信仰被创造出来之根本目的是服务现实,因此其不仅没有明确的宗教经典,也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是对日本神道教传统的背叛。天皇崇拜将天皇打造为"现人神",靖国信仰则将民众的精神安置于"成为效忠天皇的英灵"之上。明治政府操纵民众信仰,将个人的信仰之力汇聚起来并转化为集团性的力量,其宣泄的出口就是侵略战争。
参考文献
① 「安倍首相が初の靖国参拝、中国は即座に反発」,https://jp.reuters.com/article/t9n0ji02f-yasukuni-abe-idJPTYE9BP02G20131226。
② 《1985年:中曾根首相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932/8933/20020909/818217.html。
③ 《小泉为参拜靖国神社作辩解声称邻国会渐渐理解》,http:∥www.chinanews.com/n/2004-01-01/26/387227.html。
(1)「首相の靖国参拝朝日の世論調査でも6割賛成」,https://news.yahoo.co.jp/byline/kimuramasato/20131230-00031149。
(2)王守华、卞崇道:《日本哲学史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3)这里的“原型”借鉴了丸山真男在分析日本社会形态时的认识方法,即神话、古代传说中所表现出的思考样式和价值意识。参见『丸山眞男講義録』第四册,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第41页。
(4)如竹尾正胤在「大帝国論」中提出的“我君天皇乃地球之总帝”。参见芳賀登、松本三之介校注:『日本思想大系』第51卷,东京:岩波书店,1971年,第491页。
(5)简而言之就是为处理神佛关系而出现的一种“神佛共同体”观。
(6)寺请制度与檀家制度肇始于德川幕府对基督教的禁令,即民众需要皈依寺院,并由寺院来证明该人是本庙檀越,以排除其基督教信徒的嫌疑。
(7)今井淳、小泽富夫编:《日本思想论争史》,王新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46页。
(8)今井淳、小泽富夫编:《日本思想论争史》,第35页。
(9)将“蒙古袭来”作为日本国家自觉与神道自主立场确立契机的代表性学者是久保田收,其观点参见久保田収:『中世神道の研究』,伊势:神道史学会,1959年。
(10)王青:《日本近世思想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11)今井淳、小泽富夫编:《日本思想论争史》,第35页。
(12)「大日本帝国憲法」,http://www.ndl.go.jp/constitution/etc/j02.html。
(13)「治安維持法」,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A03022545700。
(14)相关内容可参见小高良友:「内務省による宗教弾圧 :創価学会の場合を事例として」,『東海女子大学紀要』2006年总第26期,第85-93页。
(15)日本情报机构内务省警保局保安科每月将全国情报系统报送上来的信息汇总,发行一期《特高月报》。本条见『特高月報』昭和18年7月号,第127-128页。
(16)室町末期经吉田兼俱之手而最终完成的一种神道教形式,因此又称“吉田神道”。其特点是在强调“神主佛从”的“反本地垂迹说”的同时兼收并蓄,将佛、儒甚至阴阳道等其他宗教都融汇其中。
(17)参见靖国神社网站对自身由来的介绍,http://www.yasukuni.or.jp/history/index.html。
(18)「太政官布告第385号」「太政官布告第386号」,内閣官報局:『法令全書』第一卷,东京:原书房,1974年,第159-160页。
(19)賀茂百樹編:「靖国神社誌」2丁,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16146。
(20)妻木忠太編:「木戸孝允日記」明治二年正月十五日条,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075389。
(21)大村益次郎是日本陆军军人,被尊为“日本近代军制之父”。明治二十六年靖国神社专门在社内修造了大村益次郎的铜像。
(22)「公文録」,编号02971100,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23)高田祐介:「明治維新志士像の形成と歴史意識」,『佛教大学歴史学部論集』第2号,2012年,第43-70页。
(24)賀茂百樹編:「靖国神社誌」98丁,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16146。
(25)春山明哲:「靖国神社とはなにか―資料研究の視座からの序論」,『レファレンス』2006年7月号,第49-75页。
(26)「靖国神社の由緒」,http://www.yasukuni.or.jp/history/index.html。
(27)賀茂百樹編:「靖国神社誌」1丁,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16146。
(28)Fabio Rambelli:「靖国神社と近代日本の歴史記憶の問題」,『札幌大学総合論叢』第26号,2008年,第119-124页。
(29)刘江永:《从日本宗教文化角度看靖国神社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55-61页。
(30)包括平将门在内,日本历史上有所谓三大怨灵,即菅原道真(太宰府天满宫)、平将门(御首神社)、崇德天皇(白峰神宫)。三者死后都受到很好的祭祀,香火绵延至今。
(31)孟威:《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靖国神社问题》,《日本研究》2006年第3期,第78-85页。
(32)梅原猛:「靖国は日本の伝統から逸脱している」,『世界』2004年第9期特集「靖国問題とは何か」,第1页。
(33)永岡崇:「霊魂をとらえ損ねる——神の声から考える民衆宗教大本——」,『人文學報』总第108号,2015年,第143-158页。
(34)吴廷璆、武安隆:《资产阶级革命与明治维新》,《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明治维新的再探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页。
(35)张博:《近代天皇信仰的制造与侵略战争》,《日本侵华史研究》2017年第4期,第32-38页。
(36)普遍认为昭和天皇对于在靖国神社祭祀甲级战犯持保留态度,因此在1978年合祀完成后,日本天皇再未踏足靖国神社。
(37)「陛下は靖国を潰そうとしてる」靖国神社トップが「皇室批判」,https://news.livedoor.com/article/detail/1537885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