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岂在眼:《贵耳集》中的历史叙述和文学趣味
Believing Without Seeing: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Literary Interest in The Collection of Treasuring Hearsay
作者:侯体健;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3(04):-143-15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贵耳集》;张端义;历史叙述;文学趣味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宋代祠官文学研究”(17YJA751012)
中文摘要
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所长不在真实记录历史,而在生动讲述故事。张端义的谪臣身份,影响了《贵耳集》的叙述立场,书中大量想象和建构宋孝宗朝事,形塑了一个贤明的君主、有为的时代。此外,他喜爱讲述士人的机趣故事和具有奇幻色彩的逸闻轶事,擅长对话描写与细节再现,表现出世俗趣味的一面。张端义的江湖文人身份,也让该书呈现出特殊的文学批评祈向。可以说,《贵耳集》这类笔记足可视作一种特殊的文章体制,其价值不在"补史之阙",而在文本背后蕴藏的文人心态和书写趣味。
参考文献
① 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622页。
②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68-979页。所举:“如纪王岐公元夜应制诗,用凤辇鳌山事,谓在宣和时;禹玉为翰林学士在仁宗朝,卒于神宗元丰八年,安得至宣和?又纪赵良嗣作《破辽上京诗》,误作赵嗣良,谓为裕陵眷遇,案裕陵为神宗陵名,良嗣以徽宗政和元年来降,安得见神宗?此裕陵或是祐陵传写之误。”
③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引述《贵耳集》卷下“道君幸李师师”条下云:“案:此条所言尤失实。《宋史·徽宗纪》:‘宣和元年十二月,帝数微行,正字曹辅上书极论之,编管郴州。’又《曹辅传》:‘自政和后,帝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内臣导从。置行幸局,局中以帝出日谓之有排当,次日未还,则传旨称疮痍,不坐朝。始民间犹未知,及蔡京谢表有“轻车小辇,七赐临幸”,自是邸报闻四方。’是徽宗微行,始于政和而极于宣和。政和元年先生已五十六岁,官至列卿,应无冶游之事。所云开封府监税,亦非卿监侍从所为。至大晟乐正与大晟乐府待制,宋时亦无此官也。”参见《王国维全集》第2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01-402页。
(1)《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册,第601页。
(2)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吕友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序”,第3页。
(3)《隆庆仪真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目录记载“《嘉定真州志》二十二卷,修职郎真州录事参军张端义补”。《嘉庆扬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卷六十四“金石志”又记载:“《真州改作两翼城记》,张端义撰,宝庆元年。”
(4)释居简有《张荃翁赴浦江丞而丧耦唁荃翁谢获轩见寄》(《全宋诗》第5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186页);《贵耳集》亦记载“庚寅年,余丞浦江”,此“庚寅年”当指理宗绍定三年(1230)。
(5)李昴英淳祐三年作《题节推张端义荃翁集》(《文溪存稿》,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2页),可知其曾任节度推官。
(6)李昴英《送荃翁张端义之惠阳》(《全宋诗》第62册,第38858页)自注:“张荃翁,太湖人,端平雷变上疏直言,谪居曲江,往来韶广间。后又以言忤当路者,谪化州终焉。”关于张端义行履,主要见于《贵耳集》自述,何镇喜《南宋江湖派诗人张端义事迹考》(《长江文明》2014年第1期,第43-50页)据此有简单梳理,可以参看。
(7)本文所引《贵耳集》均据《全宋笔记》第6编第10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年。以下随文以括号数字注页码。
(8)详细讨论可参看张维玲:《从南宋中期反近习政争看道学型士大夫对“恢复”态度的转变》第三章第一部分,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
(9)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高宗立储”条,张茂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1页。
(10)参见郑真:《四明文献》卷上“卫王史弥远”条下,张寿镛约园排印本,1936年。以下所节引张端义奏议,均据此版,文长不具录。在发现此文之前,研究者只能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三五《读张端义奏札》、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八《跋岳珂传》、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一九《观文府》等少数文献中,窥见该文寥寥几十字。印晓峰《陈垣追索不已的一个出典》(《文汇学人》2018年8月10日,第7版)一文,提供了考索张端义这篇奏议的线索,特致谢忱。顺便说,此书所录,尚有多篇宋人散佚文章,可供辑佚。
(11)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4-165页。
(12)孟称舜:《陆制干巧合锦花钿,陈教授泣赋眼儿媚》,王汉民、周晓兰编:《孟称舜戏曲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3)《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67页)即据《贵耳集》收此词,署“某教授”。并注:“此首《山房随笔》作陈诜词,而陈诜亦为教授,疑传闻有误。此首又误入赵长卿《惜香乐府》卷八。”《贵耳集》与《山房随笔》及孟称舜杂剧所录《眼儿媚》,文本稍有不同。
(14)欧阳修:《六一诗话》,《欧阳修全集》,第5册,第1951-1952页。
(15)《贵耳集》卷下记嘉定间杨太后、史丞相、安枢密,有“杨安史”之谣,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969页)案云:“宋人小说中有言史弥远通于杨后者,盖由此等说启之。然是条在第三集,其序题淳祐丙午,是理宗在位之二十一年,去嘉定仅二十余年,而敢为此说,亦可谓无忌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