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王朝科;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3(04):-67-7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单一公有制;多种所有制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6BKS060)
中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以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获得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那样公认、统一的学理化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资本主义更有本质区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构建关于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范畴——经典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实践形态社会主义,从学理上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作为结果的单一公有制与作为过程的多种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592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6-397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4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9页。
(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1-182页。
(8)参见郑经青:《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研究》1960年第6期,第21-22页。
(9)参见何炼成:《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西北大学学报》1977年第12期,第37-40页。
(10)参见杜蕾:《坚持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学术研究》1979年第1期,第18-23页;梁裕楷:《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几点理解——兼与杜蕾同志商榷》,《学术研究》1979年第3期,第27-33页。
(11)参见林健、蒋绍进:《试论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国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第3页。
(12)万高潮:《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矛盾是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5年第12期,第49页。
(13)参见房良钧:《公有制形式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现代哲学》1985年第6期,第65页。
(14)参见张瑞生:《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第12页。
(15)参见汪向东:《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经济体制的矛盾》,《现代哲学》1985年第6期,第68页。
(16)参见齐云:《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第5页。
(17)参见黎浩棣、贺乐民、何为:《社会化水平更高的生产力或其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结构及程度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术研究》1985年第5期,第8页。
(18)参见杨耕:《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个问题》,《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第8-10页。
(19)参见邱少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基本矛盾——试论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商品经济形式很不发达的矛盾》,《党政论坛》1987年第9期,第19页。
(20)参见韩妙法、马文奇:《工农差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3期,第96页。
(21)参见陈力:《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新天府论坛》1987年第3期,第11页。
(22)参见姜月忠:《二元结构与双轨制——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新论》,《开发研究》1993年第10期,第3页。
(23)参见张套锁:《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期,第10页。
(24)参见杨六奇:《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新探》,《学海》1995年第8期,第39页。
(25)参见高铭仁、张世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4期,第17页。
(26)参见娄永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新论》,《江汉论坛》1992年第12期,第29页。
(27)参见徐崇温:《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15页。
(28)参见余新华、张玉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发展生产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79-86页;梁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社会主义改革》,《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10期,第35-41页;赵光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4-20页。
(29)参见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5页。
(30)参见张卫东:《老问题新视角: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之我见》,《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3期,第2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
(3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4页。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35)《胡锦涛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25-527页。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0、16-17页。
(37)参见赵智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第39页。
(38)参见侯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2016年10月27日,http://www.cssn.cn/zt/zt_xkzt/12746/mksdshlxyshzyll/mksdshzylljqjz/201610/t20161027_3253135.shtml。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1、44页。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5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