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研究中的问题、方法及其在经验事实中的展开——以古代中国的君权合法性研究为例
Issues,Methods and Expansion in Empirical Facts in the Study of Legitimacy——A Case Study of the Legitimacy of Monarchical Power in Ancient China
作者:张星久;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4(05):-69-7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合法性;古代君权;圣王型信念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合法性研究的核心可归结为:合法性如何从规范(信念)转化为事实的问题。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考察在有关君权合法性的信念基础上,如何构建君权合法性的事实。基于社会科学中的"理解"的方法和拟剧理论,发现古代中国君权合法性背后的信念基础,是一种圣王型合法性信念模式,是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理想统治者(好皇帝)的一种"集体想象"。君权合法性由观念变成现实,既是通过统治者的合法化行动直接实现的,也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在这种信念基础上互动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参见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刘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2)有关哈贝马斯等对韦伯的质疑,详细的讨论可参见陈炳辉:《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兼与胡伟同志商榷》,《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82-88页;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第12-19页,以及《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学术研究》1999年第1期,第77-88页。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8页。
(2)参见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46-49页。
(3)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之〈序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张星久:《圣王的想象与实践---古代中国的君权合法性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2)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47-353、251、226页。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8、40页。
(3)详细的讨论,参见张星久:《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99-106页。
(1)参见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