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的书写——方法论视域
The Methodology of Writing the Theoretical Hist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梁树发;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225(06):-38-4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书写方法论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础理论研究”(14JJD71003);;
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中文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书写的方法论问题。本文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是:把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总体"、实现理论存在形态的合理转化、重视"理论事件"的理论发展意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全面认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4、133页。
(2)《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11页。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6页。
下一条:专栏导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