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史学开出光焕之新景——纪念通儒吴天墀先生
Setting a New and Colorful Stage for Historiography in China——In Commemoration of Wu Tianchi as a Historian
作者:罗志田;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02):-5-1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吴天墀;近代中国史学;中国中古社会;宋代四川;青年党;四川大学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方学视野下的文学、学术思想变化与学科认同”(08JJD752081);;
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中文摘要
吴天墀先生是胸怀天下的士人,却又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色。他素负经世之志,在国难时曾投笔从政,服务乡邦。这些经历给他带来很多生活的坎坷,也使他的学问更为通透。吴先生以西夏史研究著称,然其治学一向目光四射,他最关注的,是在釐清中国中古时代宏观演变的基础上,再现宋代和四川的历史。其既存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三方面。三者的共性在于,既重视广土众民的国家里各区域、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独自特性,更强调基层社会构建和民间的文化、经济网络对维系国家的重要作用———正是历代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空间的关联互动,凸显了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中国那多元丰富的内涵。
英文摘要
①当年或许受到佛门所谓“言下觉”的冲击,程、朱俱曾言及此。小程子至少两言之,参见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四、伊川先生语八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5、333页。朱子更有进一步的申论,参见朱熹:《朱子语类.训门人五》,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册,第2809页。
①吴天墀:《往事悠悠》,《吴天墀文史存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21页。
②晚清到民国四川诗风与外略不同,当时南北都流行所谓同光体,上接宋诗,偏重用典。而四川诗风则至少衔接明末清初吴梅村(伟业)、王渔洋(世祯)一脉,学唐诗而上通汉魏,惟亦偏重典雅。大体上,清诗从一开始就有些“脱离劳动人民”,不追求“老妪能唱”,而更带书卷气(最典型的对比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吴梅村的《圆圆曲》),但若因求典雅而失清通,便已入歧途了。
①吴先生曾书此诗赠兰州张思温先生,引自石宗源主编:《张思温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761页。
②陆时雍:《诗镜.总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③吴天墀:《张詠治蜀事辑》,《史学季刊》(成都)1卷第1期(1940年3月);《吴天墀文史存稿》,第92116页。
①吴天墀:《往事悠悠》,《吴天墀文史存稿》,第527-528页。
②张邦炜:《川内开花川外红——缅怀吴天墀先生》,“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大学,2012年11月24-25日。
③吴天墀:《自西徂东》,《青年生活》(上海)第5期(1946年9月1日),第86、88页(卷页)。
①引自吴天墀:《往事悠悠》,《吴天墀文史存稿》,第533页。
②吴天墀:《刘咸炘先生学术述略》,《吴天墀文史存稿》,第400页。
③五四运动前后,北京的所谓军阀政客,颇建立类似组织以“拉拢”读书人。这类机构非常值得研究,虽稍类旧日的幕府,然又有变化,盖已是外围组织,基本不涉内幕,成员多为局外人。国民党当政后,对读书人已不那么礼敬,而四川则仍存“北洋”风尚。
④刘复生:《吴天墀先生之治史风貌与特点》,“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大学,2012年11月24-25日。
①蔡崇榜:《略谈吴天墀先生晚年未竟之作〈十至十四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系年〉》,“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大学,2012年11月24-25日。
②吴天墀:《治学小议》,《吴天墀文史存稿》,第504页。
③本段与下段,吴天墀:《烛影斧声传疑》,《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2页。
④刘复生:《吴天墀先生之治史风貌与特点》。
⑤常乃惪:《历史哲学论丛》,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1944年初版)。
①常乃惪:《印象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教学法的一章》,《中华教育界》第18卷第1期(1930年1月),第1-9页。
②常乃惪:《历史的本质及其构成的程序》,《历史哲学论丛》,第25页。
③常乃惪:《印象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教学法的一章》,《中华教育界》第18卷第1期,第8页。
④吴天墀:《烛影斧声传疑》,《吴天墀文史存稿》,第2、4页。
⑤参见刘复生:《吴天墀先生之治史风貌与特点》。
⑥先生后来说,宋初四川地方政府“无甚实权,有的连城池险要都被撤除,更谈不上有像样的军备”,似乎这一现象是延续的,却又带有被迫的意味。参见吴天墀:《北宋庆历社会危机述论》,《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51页。
①按吴先生等川大附中学生创办《满蒙藏周刊》时,刘先生便曾题写刊名。吴先生那时和后来很多论述,都受刘的影响。
②吴天墀:《宋代四川藏书考》,《新四川月刊》第1卷第6期(1939年10月),第29-30页;《四川宋代藏书考述》,《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89-204页。
③吴天墀:《龙昌期——被埋没了的“异端”学者》,《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76页。
④吴天墀:《刘咸炘先生学术述略》,《吴天墀文史存稿》,第410页。
⑤吴天墀:《四川宋代藏书考述》,《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89页。
⑥刘咸炘:《史学述林.宋史学论》(1926年作,1928年修),《推十书》(二),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影印,1996年,第1488-1499页;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经史抉原》(《蒙文通文集》第3卷),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316-322页。
①一些初步的看法,可参见罗志田:《巴蜀文化的一些特色》,《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下面两段亦多本此文。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4页;《中学国史教本改造案并目录》,《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第27页;《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第34-35页。
③吴天墀:《龙昌期——被埋没了的“异端”学者》,《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76页。
④吴天墀:《王安石的性格及变法的是非》,《国论》复刊第1期(1940年1月5日),第27-33页;《宋儒之风操与理性主义》,《国论》复刊第5期(1940年3月20日),第11-26页。按先生对从范仲淹到王安石的北宋变法,有独到的认识,后曾拟详论,因境遇而作罢,仅余提纲。参见杨泽泉:《犹忆昨夜梦魂中——遥祭我的父亲吴天墀》,自印本,第170页。
⑤参见杨泽泉:《犹忆昨夜梦魂中——遥祭我的父亲吴天墀》,自印本,第63页。
①吴天墀:《中唐以下三百年间之社会演变——庆历变革与近世社会之形成》(上),未刊稿,刘复生抄录整理。以下几段同此,不再注出。
②参见蒙文通:《评〈学史散篇〉》,《经史抉原》,第402-413页;《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1957年),《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5卷),巴蜀书社,1999年,第253-380页。按蒙先生的分期更多从文化学术着眼,却也证之以经济发展的脉络。他那篇《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的宏文,也感谢了吴浦帆同志提供宝贵意见。吴先生的长文本可能是蒙先生指导的,后来的修改稿或也看过。我的猜想,蒙先生至少据此文做出了一些微小的调整;如对唐天宝、大历前后的转变,蒙先生早年的表述是“晚唐”,而晚年的则是“中唐”。虽仅一字之调整,具体时间的偏重,显然也是有所移易的。
①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古史甄微》,第257-259页。
②关于编户齐民,可参阅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③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93-894页。
④蒙文通:《宋明之社会设计》,《儒学五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148页。
⑤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古史甄微》,第258-259页。
⑥吴天墀:《北宋庆历社会危机述论》、《试论宋代道学家的思想特点》,《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49-150、224-225页。
①吴天墀:《试论宋代道学家的思想特点》,《吴天墀文史存稿》,第208、225页。
②蒙文通:《宋明之社会设计》,《儒学五论》,第138-139页。按柳诒徵已注意到《元史.食货志》的相关内容,并指出其与吕氏“乡约”和朱子“社仓”规则的关联。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第555-556页。
③蒙文通:《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古史甄微》,第302、358页。
④按蒙先生向以为“宋与西夏的关系最为重要,商税猛增即以西夏之故。过去学者都只重宋与辽、金的关系,而对西夏多所忽视”。参见蒙文通:《治学杂语》,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7页。
①实际上,在多国并峙之时,每一方固然是实际或假想的战略敌手,各方也都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选择可能性存在。在文化冲突、政治敌对的前提下,要学习和仿效对方的文化政制,各政权怎样稳固自身,甚至吸引他国之人才民众,都是极费斟酌之事。参见罗志田:《夷夏之辨与道治之分》,《学人》第11辑(1997年6月);《有教无类:中古文化与政治的互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83、289-290页;《关于西夏史与西夏研究》、《〈西夏战史〉序》,《吴天墀文史存稿》,第328-329、331-332页。
③此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果同学提示。
④吴天墀:《北宋庆历社会危机述论》,《吴天墀文史存稿》,第117-151页。
①其间的艰难,参见徐亮工:《吴天墀先生与〈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大学,2012年11月24-25日。有这样的学生,亦人生幸事也!
②吴天墀:《刘咸炘先生学术述略》、《蒙文通先生的治学与为人》、《为学术、教育毕生尽瘁的徐中舒先生》,《吴天墀文史存稿》,第399-417、436-480页。
③本段与下段,吴天墀:《试论宋代道学家的思想特点》、《龙昌期——被埋没了的“异端”学者》,《吴天墀文史存稿》,第205-230、152-180页。今日颇有人慨叹历史上的问题已经被做完,其实可能是看不到“问题”在哪里。龙昌期正与“金匮之盟”相类,若能注意历史行为那“遮掩不住”的一面,从史事发生后有意无意间显示出来其与他方面牵涉的关系处着手,则重建不容易为人知悉的事情,也并非不可能,遑论很多事情其实本是容易为人知悉的。
④如那篇《中国绘画的精神意趣》(《吴天墀文史存稿》,第334-343页),就是名副其实的见道之言,修养不到,实说不出。从史学角度言,该文可以说处处都在谈表述,真能领会,写作能力必有大进。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②吴天墀:《心波——读常燕生悼亡遗作志感》,《青年生活》(上海)2卷第1期(1947年10月),第12-15页。
③常乃惪:《历史的本质及其构成的程序》(写成发表于1941年),《历史哲学论丛》,第26页。参见杨泽泉:《犹忆昨夜梦魂中——遥祭我的父亲吴天墀》,自印本,第169页。
④吴天墀:《刘咸炘先生学术述略》,《吴天墀文史存稿》,第417页。
上一条:立面与透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的街道
【关闭】